“嗯,如果是從材料開始算,可能有一百多項。”
一旁,一直沉默注視正在實驗的鄭海突然開口問道:“我能問問,這種仿生學機械腿的最大載荷能達到多少嗎?”
徐曉不假思索的回道:“目前對機械腿的臨界載荷測試是五百七十三千克,單腿載荷,是在獨立的實驗中,也就是沒有手術接入人體的實驗中得到的。”
“超過這個載荷,它的膝關節材料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次數多了會導致連接處的材料直接裂開,變形、損壞等等。”
“至于已經接入人體的實驗測試,考慮到實驗人員本身的骨骼強度,目前我們只進行了一百五十千克以下的載荷測試。”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使用仿生學機械腿單腿站立的情況,通過其他設備的輔助,它能夠在負擔人體本身重量的情況下再承受一百五十千克以下負重,進行下蹲、起立等活動。”
“有什么問題嗎?鄭大哥。”
鄭海想了想,道:“機械腿的運行,是需要外部提供能源或者電能的吧?比如電池?續航能有多久?”
單體實驗五百公斤以上的臨界載荷,人體實驗單腿超過一百五十公斤,再加上成年男子自身的體重,至少超過兩百五十公斤的負重,這機械腿,如果沒有限制的話,性能夸張的有點過分了。
徐曉點了點頭,道:“當然,這種仿生學設備是通過將腦神經信號轉換成電信號控制的,肯定需要外部能源支撐它的運動,不然能量從哪里來?”
停頓了一下,她看向正在進行測試的實驗人員,接著道:“目前我們使用的是兩塊鋰硫電池作為能源供應,在正常活動下,手臂大概可以維持15個小時。”
“而大腿因為承重更多,需要更高的供能的關系,大概只能維持8個小時左右。”
“不過更換電池還是相當方便的。”
徐川看了一眼鄭海,好奇的問道:“你有想法?”
鄭海沉默了一下,點點頭道:“的確有一些,不過等測試完成后再說吧。”
聞言,徐川也沒多想,扭過頭目光落在正在進行臨床實驗的患者身上,認真的觀察著。
很快,徐曉此前說過的問題,在這次測試實驗中出現了。
實驗室中,正在進行著碰撞檢測測試,也就是人為設置機械臂的碰撞條件,測試碰撞檢測功能是否正常的實驗中。
這條安裝上去的機械腿出現了異樣的情況,在躲避從測試設備中掃出來的泡沫棍的時候,它的出力太大,以至于兩腿之間的力矩平衡瞬間被打破。
在機械腿的反饋下,這名接受實驗的軍人整個人像是單腿跳一般,歪斜的飛了出去,摔倒在了地上。
看到這一幕,一旁隨時待命的工作人員立刻上去關掉了設備,然后將他扶了起來。
徐曉抿著嘴,嘆息著開口道:“這就是我之前說過的問題之一了,在進行活動的時候,從腦機接口芯片中傳遞到仿生學機械臂的信號會出現異常。”
“有時候可能是放大,也有時候可能是縮小,這會導致原本正常的運動出現不平衡的狀態。”
“就像剛剛的蔣盂一樣,在不受控制的機械腿發力下,整個人被推著‘飛起來’,失去了平衡。”
“這種問題出現的時間不均,但概率挺高的,這也是我最苦惱的問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