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是目前有缺陷,但引入軍事裝備領域依舊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徐川也說了,在行軍過程中用于物資運輸,減輕士兵的負擔這些并沒有問題。
對于一些特種作戰和行動來說,這種能近乎完美配合人體行動,不影響動作的仿生學外骨骼裝置,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作戰能力。
其他的不說,最簡單的一項,物資的運輸。
哪怕是體能再好的特種士兵,也難以做到在背負一百公斤物資的情況下快速行軍。
但如果有仿生學外骨骼的輔助,別說一百公斤了,以他之前在實驗室中親眼看到的數據,一條仿生學機械腿就能承受超過五百公斤的重量。
哪怕是實際運用起來這個負重要砍掉不少,在兩條機械腿的輔助下,那也是至少超過五百公斤的高負荷。
而對于行軍的士兵來說,他們需要付出的并不是體力,而是幾塊可更換的鋰硫電池。
單兵作戰能夠背負如此夸張的物資行動,這簡直能將所謂向來以裝備精良著稱的‘米國大兵’吊起來打。
“哦,對了。”
坐在轎車上,徐川想起來了另一件事,快速的說道:“幫我安排一張明天上午去湘楚江城的高鐵票。”
“好的。”
鄭海應了一聲,又想起了什么,好奇的問了一句:“明天上午?這么急嗎?教授。”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海軍工程大學那邊研究的電磁軌道炮技術突破了。”
.......
讓鄭海幫忙安排了一下高鐵票后,他便快速的鉆進了書房中。
和海軍裝備處那邊的歐陽蔀長的通話聊到的技術不是別的,而是電磁軌道炮技術有了重大的突破!
在去年下半年他幫忙解決掉三維橢圓電磁場與高維大尺度反散射問題的分析與計算難題后,電磁軌道炮的研究工作便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依舊花費了接近半年的時間才完成。
雖然并不是很清楚電磁軌道炮的精準制導和電磁軌道燒蝕到底是如何實際解決的。
但楚江海軍工程大學·電磁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那邊已經通過內網將一部分的實驗數據發送過來了。
在明天出發去那邊之前,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將電磁軌道炮的資料完整的看幾遍。
.......
ps:明天就是中秋了,八尾在這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如果再有張小小的月票就好了,(^▽^)嘿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