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惰性金屬毀傷元只能通過純動能毀傷目標,而這種新型材料毀傷元同時具備動能穿甲和爆炸作用的雙重毀傷能力,威力會成倍性提升。”
“不過相對比傳統的高性能炸藥來說,這種活性破片終點威力的發揮需具備兩個條件。”
徐川好奇的看了過來,開口問道:“哪兩個條件?”
王恩哥院士笑了笑,開口道:“第一個是需具備足夠的動能或速度,以有效穿透目標殼體或蒙皮。”
“第二個則是穿透目標殼體后能可靠的起爆。”
“所以在傳統的導彈或武器上,它的適應性并不是很高。”
聽到這,徐川眼前一亮,快速的補充道:“但電磁軌道炮卻能完美的彌補這兩個條件!”
王恩哥院士笑著點頭道:“是的。”
“電磁軌道炮首先可以帶來極高的速度和動能,穿甲彈也能有效的穿透防護目標殼體。”
“而它內部的活性毀傷元材料在高速的撞擊下也能得到有效的引爆,進一步造成更大的殺傷。”
“所以說它簡直就是為了電磁軌道炮而誕生的材料。”
“只不過之前我們一直都沒能解決電磁軌道炮的軌道燒蝕和磁場控制等難題,所以才讓這項技術埋沒在了過去。”
......
檢查完測試場地中的各種標靶材料的破壞程度,帶著一部分親自用筆記錄下來的數據回到實驗室后,超算中心對實驗數據的部分處理數據也出來了。
通過內網傳遞過來的數據發放到幾人手中,看著平板上的分析數據,王永院士的瞳孔劇烈的收縮了一下。
4.18j、6.25j、8.35j......
幾個關鍵數字映入了他的眼簾中,這些數據,正是不同的活性毀傷元炮彈內部的活性毀傷元內芯二次爆炸后的能量。
數字并不驚奇,甚至他早就知道了這些炮彈二次爆炸的能量強度差不多就是這個數據。
他震撼的是這個世界上竟然有人真的能夠做到憑借那一點原始觀測數據,就能夠精準的計算出來這些數值。
這簡直刷新了他的認知。
這人的腦子里面,是臺量子計算機嗎?
將手中的實驗分析數據過了一遍后,王永院士忽然想起來什么,放下手中的平板電腦,看向了徐川,笑著開口道。
“徐院士,電磁軌道炮的實驗分析數據大概還要等一會,不過關于電磁軌道炮技術的研究,我們還有一點其他方面的研究,要不要去看看?”
有這樣一個學術界的頂級大佬在,不用白不用。
徐川倒是沒在意這些,他有些好奇詫異的看了一眼這位王院士,驚訝的問道:“除了雷神號還有其他的產品?”
他以為雷神號電磁軌道炮就是電磁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了,沒想到居然還有。
王永院士笑瞇瞇的開口道:“的確還有一個,不過并不成熟還有不小的問題,一起過去看看?指導指導咱們的研究?”
徐川也沒多想,點點頭道:“你們又研究出來了什么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