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信自己的研究才是對的,堅信卡德拉暗物質粒子的探索正確性。
這種‘偏執’的特性,其實在絕大部分的科學家身上都有,包括他自己,很多時候認準了一件事也同樣會固執的認為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
只不過相對比大部分的學者來說,普萊斯·卡特的偏執已經不能叫偏執了,更多的是已經被其他的情緒,如不滿,怨恨等情緒所影響,已經開始不理是非了。
而且,換個角度來說,他們發現的卡德拉暗物質真的是暗物質粒子嗎?
一開始的時候,福克納·泰斯的確是相信的。
因為從各種數據和惰性中微子的指標信息數據上來看,他們發現的物質的確是可能最接近暗物質粒子的現象。
但是自從那個叫林風的學者代表那位徐教授來到參與驗收報告會后,他便已經對卡德拉暗物質是暗物質粒子不報什么希望了。
現在依舊繼續和普拉斯·卡特合作研究,只不過是想看看他們的發現到底是什么罷了。
沙發對面,普萊斯·卡特用帶著些嘲諷的語氣繼續補充道:“還暗物質恒星,簡直在胡編亂造。真要有暗星存在,天文學界早就發現了!”
雖然說嘴上還是不相信徐川公開出來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但事實上,就連他自己心里都沒有意識到的是,他的內心其實已經接受了這篇論文。
現在的嘲諷,只不過是他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內心,他在抗拒自己,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更不愿意去承認對手的成功而已。
暗物質恒星,如果天文學界真的通過觀測設備找到了這種神秘的星體,可想而知的是,他所研究的卡德拉暗物質,將徹底迎來失敗。
畢竟以他的粒子和研究,雙方的成果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如果說徐川的理論被驗證是對的,那么意味著他的研究和卡德拉暗物質將被掃進垃圾桶中。
他現在只期望crhpc機構在暗物質的研究上遭受重大挫折,至少在他優化完卡德拉暗物質的缺陷前項目停滯,沒有什么成果。
只是在思考這些東西的時候,普萊斯·卡特甚至都沒意識到自己的心態已經完全失去理智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意識到了,只是不愿意承認而已。
與此同時,歐亞大陸的另一邊。
華國,星城。
桃花嶺crhpc的總部,新一輪的對撞實驗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站在總控制室內,盯著一塊巨大無比的定制顯示屏幕,徐川戴著耳麥,收聽著各個工作小組的工作匯報。
從門口走了進來,手中捏著一份對撞實驗報告文件的阿瑟·麥克唐納教授走到了他的旁邊,好奇的問道。
“我看到了對撞實驗的安排,這一次的實驗設置在了35tev以上,按照你之前公開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尋找不同能級的大質量暗物質粒子,能級在17tev以上應該就足夠了吧?”
聽到耳邊的詢問,徐川扭過頭看了一眼這位1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微微一笑,開口道:“準確的來說,35tev的能級只是這次對撞實驗的起點。”
“在完成第一次的實驗后,后續的能級會進一步提升到50tev、75tev、100tev以及125tev四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