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是冷靜,也只是針對超光速旅行相關的。
而在暗物質粒子ct惰性中微子正式被勘探確認這件事上,整個物理學界可謂是徹底瘋狂了。
這是第一顆真正意義上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也是構成宇宙中龐大暗物質的一枚粒子,更是物理學界打開一片全新世界的粒子。
別說是薩爾·波爾馬特教授了,就是2013年因‘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也公開表示,ct惰性中微子粒子的發現足夠配的上一枚諾貝爾獎。
他希望今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鄭重的考慮一下相關的獎項,而不是將其頒發給另一些成果。
與此同時,另一邊。
星城,桃花嶺。
crhpc機構的總部大樓,理事長辦公室中,對于外界的討論徐川并沒有太過關注。
即便是諾獎,對于他來說現在其實也就那樣。
如果是算上前世,他已經拿過三枚諾獎了,這份獎章吸引力對他來說并沒有那么大。
當然,如果瑞典皇家科學院給他頒獎的話,他還是樂意接受的。
畢竟曾經拿到過兩枚諾貝爾獎的學者數量雖然屈指可數,但還是有一些的。
至于未來,他或許可能會考慮以自己的名字來成立一個獎項?
比如‘徐川獎’或者是‘虛空獎’?
不過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相對比這些榮譽上的東西,現在更讓徐川在意的是和超光速航行相關的理論。
在ct惰性中微子相關的論文正式完成后,最近這一周以來的時間他就沒怎么出去過,一直都在自己的辦公室中繼續完善著此前他在125tev能級驗收報告會上提出的預言理論。
關心這方面東西并不僅僅是外界的學者和群眾,和其他人相比,徐川自己無疑是最心系這項理論的人。
利用大質量的暗物質粒子進行虛空破缺時裂變的能量來扭曲時空上的褶皺,從而進行接近光速或者是超光速的航行。
這一點放到現在的科技層面上來說無疑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即便是crhpc機構,也只能借助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來近乎‘隨機’的探測暗物質粒子,做不到有效的控制。
但如果是換一種思路呢?
在他所架構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中,要想通過暗物質來進行超光速旅行的兩個核心關鍵點是虛空破缺效應+大量的能量。
暗物質粒子其實并不在其中。
如果說通過常規物質進行聚變或裂變,來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能否有效的取代大質量的暗物質粒子?
能量目前來說他們并不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可以提供龐大無比的能量。
但這其中的關鍵并不在能量,而在于能否有效通過能量來‘扭曲或拉直’時空。
這是他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
如果能做到的話,或許在他的有生之年,超光速的時空旅行可能并不一定無法做到。
但隱隱約約的,徐川也有推測,或許在拉動時空曲率上,暗物質可能會比常規物質釋放出來的能量更有優勢。
ps:求月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