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臺積電推出的2納米進程工藝,就屬于最頂尖的精密進程。
以20納米的進程,在性能上比擬13納米甚至更低納米級別的精密進程芯片,碳基芯片的潛力幾乎不可限量!
小心翼翼的從保護盒中取出來這枚碳基芯片,袁周禮仔細的端量了好一會后,好奇的開口道。
“我怎么感覺這枚芯片有點輕?”
“嗯”思忖了一下,這位袁蔀長找到了一個形容詞,接著道:“就像是捏著一片羽毛一樣,幾乎沒什么重量的樣子。”
“而且它看上去真的好薄,感覺和那種裝文件的牛皮紙袋的厚度差不多。”
聽到這話,徐川笑了笑,開口解釋道:“這也是碳基芯片的優勢之一。雄芯05號采用碳納米管作為主要材料。”
“而碳納米管不僅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還因其獨特的結構使得碳基芯片在保持高強度和剛性的同時,重量卻相對較輕。”
“當然,這也和這枚芯片還沒有完全封裝有關系。沒有封裝的芯片,本體就只有這么薄薄的一層。”
對于芯片來說,沒有封裝的芯片晶圓也叫裸片,整體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外部的潮濕、震動等的影響。
不過實驗室這邊為了方便研究,使用的自然是這種類型的。
等到后續通過使用環氧樹脂等材料包裹起來后,它看上去就和硅基芯片沒什么差別了。
“對了。”
說到芯片的封裝,徐川想起來了他昨天在實驗室這邊看到的另一種產品,笑著看向袁周禮和任正斐,開口說道。
“關于碳基芯片的封裝和應用,實驗室這邊已經有了一些成品。”
“嗯主要是電路控制、通信、傳感器等方面的,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碳基芯片實驗室能制備出每平方毫米集成一千萬顆晶體管的芯片,對于芯片的研究來說其實已經進入到中后期了。
后續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斷的壓縮雕刻進程,研究低納米的碳基芯片,電路設計等等。
但28納米包括28納米之上的進程,其實就已經具備廣泛應用的潛力了。
比如電源管理、家電、led照明、工業控制等領域,都需要高納米進程的低端芯片來控制。
對于這些方向,實驗室這邊自然不可能忽視。
所以除了28納米的服務器芯片外,這邊已經制備出了不少相對的成熟的單一功能性或少功能性的低端產品芯片。
“當然。”
聽到徐川這么說,袁周禮連忙點頭,碳基芯片就是他這次緊急從京城那邊趕來的目的,自然要弄清楚這邊到底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說連成品都弄出來了,那么他該思考的就不是對星海研究院這邊碳基芯片研發的幫助了,而是推廣!
沒錯,就是推廣!
當然,補貼和幫助肯定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說星海研究院這邊已經能夠制備出商業化使用的碳基芯片成品了,那么回去后,他就會第一時間寫報告。
然后聯系發改wei、工業蔀、商業蔀等機構和部門聯合推廣碳基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