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懷疑是否真的研究出來了碳基芯片,畢竟要知道研究這項技術的有太多太多了,比如英特爾、高通、amd在內全球那么多家優秀的半導體企業,在碳基芯片上幾乎都沒有進展,而星海研究院一家能源研究所,從未涉及過芯片的實驗室突然宣布自己完成了碳基芯片.就算是公開這個消息的是那位徐教授,我也保持質疑的態度。】
【如果說《探索·總刊》上的那篇論文是徐教授署名的第一作者,我可能還會相信,但僅僅是掛名一個通訊作者.我甚至懷疑他有沒有認真的考察過里面的實驗數據。】
【e=(o`)))唉,看樣子徐教授也在走其他期刊的老路了,《探索》這么好的一個期刊,居然也會刊登這種論文,簡直辱沒了強電統一理論!】
【或許徐教授并沒有親自審核這篇論文呢?畢竟他又不是半導體領域的學者,可能是《探索》找的外面的學者做的審核?】
【但我不相信他對于這件事一點都不知情。】
不得不說,在半導體領域,這些老牌企業和西方利益集團的實力的確相當的夸張。
無論是媒體,還是學術界,亦或者是半導體產業界,都有大批的人甚至不乏頂尖的學者與公司企業快速的站了出來,進行站臺、支持和反對。
短短兩三天的時間,互聯網上,學術界甚至是產業界內部的風聲便已經完全反轉了。
從一開始眾人對碳基芯片的期待,再到大部分人都開始質疑《探索·總刊》論文上的實驗數據可能存在編造。
這些掌握著世界傳播媒體的西方利益集團和占據著硅基半導體產業鏈的國家與企業,這一次尋找到的突破點或者說‘抹黑點’確實相當的犀利。
他們并沒有去質疑《探索·材料學》上有關于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這項核心技術難題是否已經真實的突破了。
而是選擇了對《探索·總刊》上的碳基芯片數據進行了質疑。
一方面,這篇論文是僅僅是徐川掛名的通訊作者,而非第一作者。對于外界來說,這意味著可能是只是借助那位徐教授的名氣,或者說是掛在他名下的一個科研項目,而非他本人親自研究的。
甚至那位徐教授可能都沒有完全了解過碳基芯片的具體參數、性能指標等等。
畢竟是否是他本人親自完成的,對于學術界和外界來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雖然說對于操控這一切的資本利益集團來說,徐川掛名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畢竟自從這家伙在學術界闖出赫赫聲名后,就沒有在幾篇論文上掛名過通訊作者,或者說參與過什么其他不在自己研究范圍內的學術實驗。
幾篇掛了他通訊作者的論文,基本都是他的學生的畢業論文。
這種情況下,其實不少人都清楚,掛他的通訊作者名字和唯一作者名字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普通人對于這些并不知情。
混淆視聽對于如今的半導體產業界來說利處還是非常大的。
至少他們必須要給產業界和股民信心,才能夠支撐起硅基半導體的陣地,保證其不會崩壞的太快。
對于徐川來說,在學術研究上遭遇質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即便是他在數學界完成了三大千禧年猜想難題的證明,如果能有幸證明下一個黎曼猜想,該被質疑的還是得被質疑。
但老實說,說他在實驗數據上造假,偽造實驗數據這種事情,別說這輩子了,就是上輩子都沒有過。
當然了,他也很清楚最近兩天為什么外界的輿論風向為什么突然就變了。
芯片和半導體產業是米國的核心產業,說是他們操控全世界的命脈都不為過。
石油-米元體系雖然關鍵,但它僅僅是米國霸quan主意的表面而已。
準確的來說,米國不是因為石油而確立的霸權,而是米國已經確立了霸權,后續選擇了石油作為錨定物而已。
而支撐起霸權的,最核心的是強悍的軍事力量,以及蓬勃發展領先全世界的高科技。
這兩者才是米國縱橫和收割全世界,支撐它自己發展的真正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