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苦笑著搖了搖頭,道:“太遠了,這是根本就無法預算的事情。”
“十分之一光速,也就意味著每秒能夠飛行30000公里。”
“地球赤道的周長是四萬公里,三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大半圈。”
“而現在咱們應用在航天飛機上的空天引擎,距離這個標準,至少還差了兩個量級。”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而且這并不是單純的解決了飛行速度就能夠實現的工程。”
“即便是十分之一的光速,從太陽系出發抵達六光年之外的巴納德星,也需要足足六十年的時間。”
不可否認的是,利用聚變堆作為能源供應,通過強磁場來提供動力的空天引擎的確很強,強到了早就打破了傳統飛行器能夠提供的極限速度。
甚至能夠幫助他們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卡住窗口期前往火星。
但相對比十分之一光速這個概念來說,差得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像是一個剛出生不久,才學會了爬行的嬰兒與一位奧運健將之間的對比一樣。
而且就算是達到了十分之一的光速,他們前往巴納德星也需要至少六十年。
六十年,這幾乎就是人的大半生了,足以讓地球上的人類更新換代三次了。
如此漫長的時間,生活在宇宙飛船上的人如何渡過同樣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無論是正常的生活亦或者是考慮深沉次的睡眠或冷凍技術,都是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
或許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難題可能會一一解決。
但是現在,他們并不具備將人,甚至是將一艘無人探測飛船送往巴納德星的基礎條件。
航天集團的規劃報告的確做的很誘人,遠征巴納德星系的標題也很吸引人。
但這種目前來說純屬于‘假大空’的項目,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至少在他看來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技術的確是需要發展的,但發展的前提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至少你得有完整的理論基礎或者可行性條件,否則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遲早會崩塌。
聽到這個回答,老人眼眸中帶上了一些失望,點了點頭開口道:“回去后我會讓人重新評估一下這份規劃報告的。”
如果有機會征服數光年之外的巴納德星系,即便是需要幾十年甚至是更遙遠的時間,即便是不是在他手中完成的,他也還是愿意推動一把的。
但現在看來,似乎這項計劃并不可行。
至少眼前這位并不是多么的看好。
而相對比航天集團與科學院的那些專家學者來說,他還是更愿意相信徐川的評判的。
沙發上,端起茶幾上溫熱的瓷杯潤了潤嗓子后,徐川笑著開口說道:“在我看來,探索外星系的確可行,但至少要一步步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