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艙內,聽到隊長翟至剛的話語后期,劉楊湊了過來,看了一眼測溫槍上的數據。
37.3c。
這是個很微妙的數字,正常情況下,成年人體溫在36-37c之間波動,超過37.3c則屬于發熱狀態。
而37.3攝氏度則剛好卡在中間。
當然,這里是指正常情況下。
如果是在運動過后,體溫超過37.3甚至是38攝氏度都屬于正常的。
不過對于執行載人登火航天任務的四人小隊來說,在返航階段并沒有什么太多的任務,整個過程還算輕松。
所以理論上來說,她的體溫不應該超過這個數字才對。
看著測溫槍上的溫度數據,劉楊有些遲疑,道:“隊長要不再測一次看看?我沒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異常的情況。”
雖然說在失重狀態下,人的體溫會比正常人的體溫高一些。
這種體溫升高的現象是由于在失重狀態下,宇航員的身體難以消耗多余的熱量,導致核心體溫逐漸升高。
而且汗水在太空蒸發的速度比在地球上慢,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進行活動時體溫升高得尤其快。
但在瀚海號航天飛機上,他們配備了最先進的維生系統,除了失重的問題無法解決外,其他所有的條件全都是模擬的地球。
甚至他們奢侈到配備了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通風與空氣循環體系。
這是國際空間站都不具備的功能。
所以正常情況下,在休息的時候他們的體溫應該保持在37度以下才對。
而在過去一周的體檢中,記錄下來的數據也確實是36.8-37.1度中間徘徊。
聽到劉楊的請求,翟至剛點了點頭,拿起測溫槍重新測量了一下她的體溫。
37.3。
測溫槍上顯示的數據并沒有變化。
“還是37.3度。”翟至剛搖了搖頭,拿起紅外測溫槍對準自己的額頭試了試。
溫度顯示屏上,一個數字跳了出來。
37.2c。
看到這個數字,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喊過一旁的江新林和湯海波,分別對兩人進行了溫度的測量。
37.2c。
37.4c。
兩個不同的溫度數字映入了眼簾中,讓翟至剛深深的皺起了眉頭,內心的不安從深處開始涌現。
如果說是劉楊一個人的體溫數據出現了略微升高的話那并不能說明什么。
但同行的四人,體溫對比之前的數據都有了少量的上升,這種情況就絕對值得警惕了。
略微思索了一下,翟至剛翻開了記錄過去一周多時間的溫度表格,仔細的審查著這些數據。
但過去的體溫檢測報告并沒有能夠提供給他線索。
在上一次四個小時之前的檢測報告上,劉楊的溫度還是37.0攝氏度,而他們三人的體溫也都在37攝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