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問題,安德森·魯特不置可否的開口道:“對于失去了語言功能的殘障患者來說,bci神經語音轉換器是他們重新獲得與外界交流的希望。”
“這是造福世界的產品,相信fda會為我們放開通行證的。”
fda是一個作為專門從事食品與藥品管理的最高執法機關,由米國國會,也就是聯邦政府授權。
由醫生、律師、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和統計學家等專業人士組成的致力于保護、促進和提高國民健康的政府衛生管制的監控機構。
對于任何進入米國的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等產品都需要經過它的認證才能上市。
很多國外的產品在進入米國前,往往第一步就倒在fda的認證申請上。
不過對于米國國內的企業,尤其是他們這種高科技企業,fda很多時候往往并不是限制,而是幫手。
畢竟米國的偉大需要他們這些高科技企業來作為支撐,fda在適當的時候為他們的產品提供一些便利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甚至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可以通過fda來限制其他國家的競爭產品流入米國,亦或者是打壓。
目光落在佩戴著腦機接口芯片的安妮患者身上,安德森·魯特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開口問道。
“說起來,我記得除了神經語音轉換器外,neuropace的腦機接口芯片實驗室還有在研究編碼肢體運動技術吧,現在那個研究的怎么樣了?”
編碼肢體運動技術,也就是面向運動功能的腦機接口技術。
主要發展算法重建運動皮層神經元對運動的控制,該研究可以回溯到20世紀70年代。
簡單的來說,就是通過腦機接口芯片感應腦電波,進而操控足夠復雜的機械產品。
比如義肢,機器人等等。
而這項技術再往下發展下去,就是虛擬現實技術。
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neuropace神經科技就有布局這一塊的研究,但一直以來虛擬現實技術都不是什么很熱門的領域。
畢竟它需要解決的麻煩與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聽到這個問題,威爾遜教授思索了一下開口道:“從最近我們的實驗來看,通過腦機接口芯片進一步衍生出虛擬現實技術是完全可行的,這一點我們已經證實了。”
“但要完成這項技術,我們需要解決虛擬現實技術最大的難題,即腦電波和神經信號的精確轉換難題。”
“在這一塊,目前來說我們并沒有太大的進展。”
“當然,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世界各國都沒什么進展,畢竟相對比我們研究的神經語音轉換器外,完全體的虛擬現實技術在信息量的傳遞,以及感覺器官、中樞系統等功能上要復雜無數倍。”
“別說是虛擬現實了,就是通過腦機接口芯片來控制一只機械手臂,需要傳遞的信息和功能都比神經語音轉換器要復雜成百上千倍。”
聽到威爾遜教授的解釋,安德森·魯特點了點頭,倒也沒說什么。
這位威爾遜·莫頓教授原本是哈佛大學那邊的頂尖學者,在神經技術這一塊是絕對的權威專家,也是米國科學院的院士,是neuropace花費了大價錢挖過來的。
對于他的話,安德森還是愿意相信的。
如果連他都說很困難的話,相信在neuropace完成腦機接口芯片技術之前其他公司也不可能完成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