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另一邊。
米國,德克薩斯州。
spacex公司的總部,埃隆·馬斯克正組織著公司的高管商議著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與領域。
在nasa宇航局與當局政府決定結束與華國在太空領域的競爭后,米國的各大航天企業便陷入了對未來的茫然中。
畢竟對于各大民營航天企業來說,他們的訂單與經營領域大部分都和當局政府掛鉤。
如果沒有了來自nasa宇航局的訂單,以及政府對太空領域的政策支撐,光是依靠當前民間企業對太空的需求,根本就不可能撐起來米國眾多的民營航天企業。
尤其是在當局大規模消減對航天領域的發展投入后,各大民營航天企業如何活下去都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當然,對于spacex公司來說,活下去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首先早就布局于太空領域建造起來了星鏈衛星群的他們,再加上成熟的獵鷹星艦可回收發射技術,spacex在最近這些年近乎壟斷了西方各國至少一半的發射訂單。
再加上他們老大在上一次的大選中押對了注,有著從龍之功的馬斯克怎么都能從nasa宇航局以及當局政府手上獲取到航天領域的資源與訂單。
畢竟米國只是放棄了繼續在太空領域的競爭,而不是完全不發展航天技術了。
相反,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他們廢除掉《沃爾夫法案》《新競爭法》等一些列條款,重新與華國在航天領域恢復友好的關系,搭乘一系列的合作反而會刺激部分航天領域的發展。
比如月球與火星的開發。
雖然說在他們恢復了與華國在航天領域的友好關系后,很多太空領域的開發都會與華國達成合作。
尤其是在航天運力這一塊,甚至可能會大部分地月物資轉移、地火物資輸送的訂單送給華國,畢竟相對比他們自己的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來說,華國人的電推進引擎航天飛機的確更具有優勢,費用也更加的廉價。
但不管怎么說,只要米國參與進月球、火星的開發,那么就勢必需要相關的設備與技術。
比如月球上的礦物資源開采、月球基地的建造等等,都需要相關的采礦設備以及建造機器人等等。
如今米國境內的航天企業正在加速在相關領域的布局。
畢竟航天載荷相關的訂單他們很難再大規模的吃到了,那么不及時調轉思路與方向等待他們的就是破產和死亡。
spacex公司也不例外,如今的spacex正在逐漸放棄繼續對可回收運載火星的研發投入,轉而將資金轉移到太空開發相關的技術領域中。
對于馬斯克來說,這雖然有點讓他難以接受,但一而再再而三在航天領域遭受星海研究院打擊的他如今也算是接受這一現實。
畢竟不接受也沒有辦法,尤其是對于他們這種高科技企業來說,一旦競爭對手在他們部署的領域取得了碾壓式的技術突破,那么其他的企業幾乎就很難有活路。
這就好比是米國總統的大選一樣,贏家通吃。
當然,事實上科技領域的發展很難做到這種。
畢竟正常情況下絕大部分的科技都是循序漸進突破發展的,就像硅基芯片一樣。
雖然說摩爾定律預言了單個芯片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芯片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