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論點很快就被另一名理論領域的教授反駁了。
如果說強電統一理論開創了整個理論物理學界的未來,那么惰性中微子,也就是ct粒子的發現則打開了一扇通往暗物質世界的大門。
相對比強電統一理論來說,暗物質領域可是一片全新的世界,是一塊新的大陸,重要性更高。
而來自瑞典大學,也是瑞典皇家科學院教授的喬治·斯穆特則認為常溫超導材料以及常溫超導材料的機理更加的重要。
不僅僅是常溫超導材料對人類發展的重要影響,更是因為今年是諾物獎的材料物理年。
而上一次給材料物理年頒獎還要追溯到2010年對二維石墨烯材料做出開創性實驗的安德烈·海姆以及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兩位教授身上。
隨后十幾年的時間中,材料物理領域應得的獎項都被天文物理或者是理論物理拿走了。
這讓一向支持材料物理的喬治·斯穆特教授很是不甘,勢必要為今年的材料物理正名,爭取到一枚獎章。
如果是在往年,確定了將諾獎頒發給誰后,毫無疑問就沒有了任何的爭吵。
但在今年,為了給同一個人頒獎,物理學院內部都快分裂成數派了,這也是開天辟地諾獎建立以來的頭一次了。
坐在首位上,甄選委員會的甄選委員長安德斯·伊爾巴克教授一臉頭疼的看著會議室中還在各種爭吵的幾名同行,臉上寫滿了愁容。
事實上,給那位徐教授頒獎是已經確定了的事情。
但除了憂愁物理學獎的成果到底怎么選擇以外,他還在憂愁怎么讓那位徐教授領獎。
畢竟從這幾年對方的行蹤以及華國那邊的態度來看,對方出國的次數屈指可數。
或者說幾年下來其實就一次,即2022年前往沙俄的圣彼得堡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
除了這一次意外,那位徐教授就再也沒出過國了。
雖然很能夠理解華國與對方的做法和選擇,畢竟這個世界上想弄死他的人恐怕都足夠繞整個地球一圈了。
但對于他們來說,如何邀請到對方前來領獎,恐怕是個不比爭吵評選哪一項成果更值得上今年的諾獎輕松。
而且除了今年給他頒獎外,接下來幾年的諾獎該如何選擇同樣是個難事。
畢竟那個人身上的成果,真的足夠連續壟斷得n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了。
再加上他還那么的年輕,安德斯·伊爾巴克絲毫不懷疑對方能繼續做出足夠評上諾獎的超級成果。
但真要讓他一個人壟斷了接下來n年的諾物獎.
e
安德斯忽然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
思索著,他眼前一亮,用力的一拍手掌,下意識的開口道:“就這樣干了好了!”
會議室中,正在為了評選物理學獎成果而喋喋不休爭吵著的幾名甄選委員下意識的愣住了,不約而同的看了過來。
“干什么?”
九月初,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孤寂深空航行后,攜帶著大量火星‘特產’的瀚海號航天飛機以及兩架一代機終于抵達了月球軌道。
早已經在月華臺前哨科研站基地中摩拳擦掌等待了多時的各國專家紛紛進入了研究狀態。
受限于這一支登火的艦隊都攜帶了大量來自火星的土壤、巖石、空氣、水冰資源等各種‘特產’的原因,三架航天飛機都暫時停留在了月球軌道上。
包括目前并未出現感染癥狀,留守在另一架一代航天飛機上的唐勝杰與桂海潮兩人,都先暫時安排在獨立的月球基地中。
在沒有完全確認兩人并未感染火星微生物細菌前,或者是科研醫療人員找到抑制解決感染問題前,他們都被禁止返回地球,以防止污染地球生態圈。
而被禁止返回地球的,并不僅僅是載人登火工程的六名航天員以及搭載了火星特產的航天器。
在當初的國際商議會議上,徐川就強制性的通過了一條關鍵的規定,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