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會議中,在各國的專家聚集齊全后,主持會議的柯建華教授言簡意賅地將現在的情況向各國的研究員說明。
“針對a類火星菌的研究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通過對它的遺傳基因進行解析,我們已經得到了完整的基因數據,并初步判斷出了它的結構與繁衍方式。”
“但對于如何解決a類火星菌對人類的感染以及它導致的異變問題我們依舊還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案。”
“而有關于a類火星菌以及它的遺傳基因結構解析實驗數據都已經下發給各位了,需要我給你們十分鐘的時間再將結果復看一遍嗎?”
視頻會議中,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細菌病毒學教授劉陽榮直接開口道:“跳過吧,相關的報告我們已經在第一時間看過了,沒必要將時間再浪費在這個上面,”
“現在的關鍵是找到解感染問題的方法,破譯碳硅聚合物遺傳基因的秘密。”
話落,來自普朗克微生物研究所的斯科特·肖恩教授點點頭,道:“的確沒必要將時間浪費在看報告這種事情上。”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看著鏡頭繼續說道:“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對a類火星菌進行研究,從各方面的特征來說,我們很難將它單獨的歸類到病毒或者細菌某一個分類上。”
“從它感染宿主后的行為來看,和病毒幾乎沒有什么太多的區別,它沒有真菌生物的菌核,需要借助細胞的營養物質來繁衍后代。”
“然而從繁衍方式來看,它很像酵母菌,是母體繁衍子體的方式,而非常規病毒的自我復制,且壽命比病毒更長。”
“或許我們需要給它在細菌和病毒的種類中單獨的進行一個分類。”
柯建華教授點了點頭,道:“分類的事情暫時不著急,后續可以討論,甚至可以向地球總部提議,如果誰能夠解決這種火星細菌的感染問題,誰就能夠獲得對這種細菌的命名權。”
聽到a類火星菌的命名權,視頻會議間開會的科研人員和醫療專家呼吸都緊促了兩分。
對于一名學者來說,沒有什么比新物種的發現和命名更具有吸引力了。
這不僅僅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工作,如果他們能夠成功命名一個新物種,意味著相關的科研人員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不僅會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更會名留青史。
就像是徐-霍奇定理、徐-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一樣,它將被記載在教科書中,被記載在文明史冊上,成為永恒的榮耀。
不得不說,當柯建華教授拋出a類火星菌的命名權這一誘惑獎勵后,參與會議的眾多學者的確踴躍了許多。
剛剛還在提議給a類火星菌重新進行種類分類的斯科特·肖恩教授直接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從繁衍方式來看,a類火星菌很相似酵母菌的芽殖,或許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通過抑制a類火星菌子芽的手段來抑制它的繁衍?”
酵母菌是地球上細菌中非常特殊的一種,它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夠在各種環境中生存和繁殖。
成熟的酵母菌細胞上會長出一個小芽,芽細胞長到一定程度后會脫離母細胞繼續生長,形成新個體。
而芽殖可以在母細胞的各個方向進行,包括多邊出芽、兩端出芽和三邊出芽等。
當然,除了這種芽殖繁衍外,酵母菌還可以裂殖,即通過細胞橫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以及像蘑菇一樣產生‘無性孢子’,噴射出去繁衍后代。
而更特殊的其實還是酵母菌在細菌中的地位。
如果說阿三的恒河中孕育著無數超級細菌,隨便挑一個出來都可能對人類造成嚴重的感染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