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趙俊教授用力的點了點頭,道:“嗯,請放心,我一定會把好關卡的!”
......
辦公室中,聊了一會后,趙俊教授離開,常華祥院士端起茶幾上的瓷杯喝了一口熱茶,笑著開口道:
“說起來,這種能夠感染人并能讓人異變的火星細菌,應該要改個名字了吧?”
“畢竟a類火星菌只不過是為了方便研究而臨時進行的命名,你想好給它起一個什么名字了嗎?”
之前在月華臺科研基地的時候,為了盡快研究出來a類火星菌感染的治療方案,柯建華教授向他們申請了這種火星生命的命名權。
如果誰能夠率先找到解決感染的辦法,那么誰就能夠對這種微生物進行命名。
對于搞學術的科研人員來說,這無疑是青史留名的機會。
而現在,問題已經被眼前這位初步解決了,是時候給a類火星菌改一個‘學術名’了。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想了想,笑著道:“這種火星細菌能夠讓人的身體結構組織異變化,生產出硅基蛋白,類似于石頭,不如就叫做‘枯石菌’吧,簡單明了。”
“枯石菌.....”
聽到這個名字,常華祥點了點頭,笑道:“確實簡單明了,不過你真不考慮一下用你自己的名字來命名,或者添加一個姓氏嗎?”
“比如徐氏枯石菌也很不錯。”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徐川,接著道:“而且,真要說,a類火星菌入侵感染算是全球性整個人類的危機了。”
“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毫無疑問算得上是對全人類的貢獻,甚至諾貝爾獎都可能頒發給這一成果也說不定,你真不考慮一下?”
在醫學界,如果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沒治好的話這種病通常會以病人的名字命名。
如果治好了的話,那么這種病則通常以醫生的名字來進行命名。
找到了治療a類火星菌感染方法的徐川,毫無疑問同樣配得上這條規則。
而且考慮到這件事的影響力和重要性,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諾獎評選委員會將其納入諾貝爾醫學獎的評選范疇也有著極大的可能。
聞言,徐川笑了笑,道:“諾獎嗎?我已經擁有了。”
“對于我來說,跨界去另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拿一枚學術界的桂冠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而且,相對比諾貝爾醫學獎來說,我其實更愿意再拿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或者化學獎。”
“亦或者是自己創建一個獎項。”
.......
ps:求月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