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文件后,徐川看了一眼上面的標題,開口問道:“這是什么?”
《m87黑洞拖曳旋轉導致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
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開口解釋道:“天文學界的一份最新研究成果,有關于黑洞的。”
“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發現一顆距離太陽系約5500萬光年,命名為m87黑洞的超級巨大黑洞在旋轉時產生的拖曳效應會導致時空漣漪效應。”
“我們充分利用了2017年和2018年從m87黑洞收集到的數據,對它的吸積盤進行成像,并構建了精確的計算機模型。”
“而通過對這些數據和模型的深入分析,我們有了驚人的發現,m87黑洞的吸積盤最亮的部分在僅僅一年的時間里竟然旋轉了整整30度!”
“.”
一邊聽著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的解釋,徐川一邊翻閱著手中的資料。
黑洞,是由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存在于宇宙空間中的一種致密天體。
其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黑洞是在1970年。
當時的天文學家使用射電望遠鏡探測到天鵝座方向的一個神秘x射電源,并發現該射電源周圍有一顆恒星在繞一個看不見的引力源公轉。
通過對這個引力源的推斷,最終天文學家確認了這顆恒星周圍有一個黑洞,而x射線則是黑洞周圍的吸積盤發出的。
但時至今日,天文學界對黑洞的所知仍然極少,大部分對黑洞的研究都建立在猜測和推測上。
比如黑洞的自旋參數,輻射機制、內部的物理狀態、分類和形成機制、與宇宙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等等,這些各種問題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而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帶來的報告文件,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問題。
即自旋參數。
通過對m87黑洞的觀察,天文學界利用具有超高角分辨率的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解析出非常靠近黑洞的噴流結構,然后再通過分析2000年至2022年期間vlbi觀測數據,成功地捕捉到m87中噴流的周期性進動,確認了m87黑洞的自旋參數等一系列數據。
然而在對m87黑洞的自旋參數研究時,他們又發現了新的未解之謎。
首先是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規律地改變m87黑洞這一能量巨大的噴流的方向?
要知道m87是m87星系的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這種質量龐大到絕大部分人都難以想象的天體,通常情況下只有影響其他天體的,而不會出現被影響的情況。
其次,則是m87黑洞的噴流在振幅形成旋轉角的時候,其黑洞周邊出現了一種明顯,但異常反常的時空漣漪現象。
要知道,在目前人類的認知中,時空漣漪,也就是引力波通常情況下只會出現在兩個超巨大的天體相撞時。
就好比2015年首次觀測到引力波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兩顆黑洞碰撞,以及2017年第二次觀測到時空漣漪的兩顆中子星碰撞。
像這種單體大質量天體會產生時空漣漪的情況,至今都未有過。
ps:求月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