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古羌縣周邊的農村中。
正眺望著不遠處崇山峻嶺的徐川口袋中的手機忽然震動了起來。
電話是星海研究院那邊的助理長秦玥打過來的。
“喂,秦玥。”
拇指在屏幕上滑動了一下,徐川接通了電話。
“教授,剛剛收到了月華臺科研基地負責火星枯石菌遺傳與繁衍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復旦大學的章高盧教授的來電。”
“章教授負責的火星枯石菌遺傳與繁衍研究項目發現重大的突破,相關的實驗數據與文件資料已經整理出來發送到了您的郵箱了。”
電話中,秦玥簡約的快速匯報道。
徐川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
掛斷了電話,他朝著行駛過來的車隊走去,從座駕后座中間的儲物柜中摸出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
郵箱中,一封從月華臺前哨科研基地那邊發送過來的郵件正安安靜靜的躺在那里。
《火星枯石菌感染異變導致行軍蟻蟻群信息交流與身體結構改變的相關性研究》
從郵件的標題來看,那位章高盧教授的研究內容很普通,屬于對火星枯石菌的常規科研項目。
自從這種地外生命發現以來,相關的科研項目便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在不斷的在月華臺科研基地那邊啟動。
從火星枯石菌樣本本身的生命結構,到人工切入的硅基遺傳物質,再到它跨物種的強感染性,乃至被感染后的各種生物的異變狀況等等全方面的科研項目都有成立。
章高盧教授發過來的郵件標題雖然普通,但徐川卻沒有輕視。
畢竟如果不是重大的研究成果,基本不可能通過秦玥緊急傳遞給他。
點開郵件,將里面的附件下載下來后,徐川饒有興趣的點開了報告文件。
“不再依靠信息素進行交流?這些行軍蟻進化出了新的交流方式?有點意思。”
翻閱著文件中的實驗數據,徐川眼眸中閃過一絲亮光。
火星枯石菌的研究工作他一直都有保持關注,畢竟這不僅僅是人類首次發現的第一種地外生命。
更是因為火星枯石菌的特殊生命形式以及它的遺傳基因中明顯的人為改造痕跡。
那一段碳硅聚合物遺傳基因實在是太特殊了。
透過對它的研究,他們或許能找到些許制造這種特殊生命的外星高級智慧文明的蛛絲馬跡,以更全面的了解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存在形式和發展方向。
“頭顱結構進化出了一個特殊的碳硅化合團結構?是通過電磁波信號還是蜂巢思維?”
看著章高盧教授的研究成果,徐川眼眸中帶上了濃濃的興趣。
簡單的來說,在利用火星枯石菌對行軍蟻樣本進行感染后,發現經過了兩代以上繁衍的行軍蟻有部分族群中的部分樣本出現了新的進化。
在編號為aed的實驗樣本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行軍蟻,總計84只樣本出現了明顯的特殊異變。
該批次的行軍蟻均在頭顱部分進化出了一個微米級的特殊碳硅化合團結構。
雖然目前還沒法確定這個微米級的碳硅化合物結構具體有什么作用,但是通過對該結構的解剖研究觀察,可以確認這種新進化出來的特殊結構具有類似于人類大腦神經系統般的規律性細胞結構。
如果從這方面來看,可以從生理性認為這八十四只行軍蟻長出了一個新的腦子。
當然,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在后續針對這批樣本進行觀察的時候可以確認該特殊結構并不具備思考能力。
但理論上來說,這種新進化出來的微米級硅碳化合物結構具備對磁場的感應能力以及通過生物細胞中產生的微弱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