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論文中,我看到了些許我的影子。”
電話中,格爾德·法爾廷斯教授看似詢問實則堅定的聲音傳遞了過來。
徐川笑著點點頭,開口道:“是的,它最初的來源,便是你完成的那一篇論文。”
法爾廷斯熟悉‘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工具,能夠從里面看出一些屬于他的影子對于徐川來說并不意外。
畢竟這篇論文如果要追溯源頭的話,無疑是來自法爾廷斯對黎曼猜想的研究。
只不過經歷了多維掛谷猜想證明的工具形變,再以此為基礎而突破創新的數學工具,很顯然已經和最開始的方法相差甚遠了。
但對于一份數學工具來說,不管它怎么變化,有些基礎的東西是繞不開的。
以法爾廷斯的數學能力,從論文中看出這些細節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要說對黎曼猜想的了解,這位研究了十幾年的頂尖大牛并不比他淺。
“能和我講講嗎?”
電話那頭,法爾廷斯沉默了一會后開口說道。
“當然可以,只不過你現在的身體.....”
徐川遲疑了一下,有些顧慮。
肺癌中晚期的法爾廷斯,更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研究黎曼猜想。
“我的身體沒問題!”
幾乎是沒有片刻的遲疑,法爾廷斯那堅定的話語便傳了過來。
徐川猶豫了一會,思考了一下后還是點了點頭,道:“那我簡單的和你聊聊。”
“不,不需要簡單,如果可以,請盡可能的詳細。”法爾廷斯迅速回復道。
徐川舒了口氣,也沒再說什么,轉頭開始從多維掛谷猜想的證明以及研究思路開始講解。
......
書房中,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每一個角落,時間一點一滴的走著。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早就感覺到口干舌燥的徐川終于是停下來了講解的聲音。
“從多維掛谷猜想到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工具,情況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最后補了一句后,徐川迫不及待的端起書桌上的水杯猛灌了一口。
講了多久他不知道,但總之喉嚨都快冒煙了。
電話對面,法爾廷斯教授應該是在思考,久久都沒有回話。
徐川也沒急,安靜的等待著。
另一邊,慕尼黑大學醫院的病房中,法爾廷斯教授正盯著手中的論文沉思著。
毫無疑問,這是徐川公開在arixv預印本網站上的《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數學工具。
良久的時間過去,盯著論文的視線總算是聚焦了回來。
看著落在床單上開著免提的手機,法爾廷斯沉默了一會后才開口問道:“解決黎曼猜想,你還需要多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