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是說那篇‘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論文嗎?”
邱成桐:“是的,在我看來,這是一篇非常優秀,或者說‘劃時代’的數學論文,它甚至比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更加的優秀!”
聽到這個回答,采訪的記者有些訝異的問道:“為什么會這么說?難道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的重要性還比不上那篇數學工具論文嗎?”
邱成桐搖了搖頭,道:“如果是單從重要性來說,自然是黎曼猜想的證明更加重要。”
“但對于數學界來說,評價一個數學猜想的價值,并不是單單體現在在這個數學猜想的難度上。相反,難度對于一個數學猜想來說是最次要的。”
“而重要的是我們在研究這個數學猜想的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數學工具,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一系列開放性與可拓展性的新知識。”
“就像對哥德巴赫猜想,比它更難的猜想有很多,但從地位來說,它遠比那些更難的猜想更加的重要。”
“從18世紀中旬提出到現在,通過研究它我們得到了改進了數學上的篩法,創造了布朗篩法和陳氏定理。也收獲圓法和密率法,可以將數論問題轉化為傅里葉分析(或復積分),通過分析周期函數的積分來估計素數分布....等等。”
“這些數學工具每一個都極大的推進了我們的發展。”
“而徐川教授所完成的‘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工具,是建立在數論、代數、幾何之間的一座寬闊橋梁,它的存在,不僅僅是解決了黎曼猜想,更將在未來為我們開拓出一片廣闊的數學領域。”
“毫不夸張的說,在未來,‘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必然是會是數學教材上的文章。就像是此前他所創造的‘代數簇與群映射’數學工具一樣,僅僅是六七年的時間,如今已經開始普及到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頂尖學院了。”
“而‘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的潛力,無疑比前者更大!”
記者:“所以您非常看好徐川教授已經完成了對黎曼猜想的證明?”
邱成桐:“是的,相信每一個有認真看過‘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以及他公開的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的學者都會有和我一樣的看法。”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記者,笑著道:“另外,他的人品,無疑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沒有十足的把握,我相信他不會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開的。”
記者點了點頭,道:“還有最后一個問題。”
思忖了一下,記者開口問道:“縱觀整個數學界,從牛頓到高斯、再到歐拉、黎曼.....如果要對古往今來所有的數學家做一個排名的話,您覺得徐川教授他能夠排到一個怎樣的位置?”
聽到這個問題,邱成桐思忖了一會兒,開口道:“這個問題取決于黎曼猜想是否真的被他所完成了證明。”
“如果拋開黎曼猜想的話,以他目前的成就,能夠排進數學界前五!”
“而如果加上黎曼猜想的話,他能夠排進至少前三,甚至是去爭奪一下前二乃至第一的位置!”
“更關鍵的是,他現在還那么的年輕,還不到三十歲。我相信再沉淀一些時間,等數學界將他的那些成果以及數學工具,甚至是未來的成就算進去的話,我相信他會成長為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
......
當記者對邱成桐的采訪寫成新聞放出來的時候,整個數學界甚至是各大互聯網平臺又因此而沸騰了一次。
【霍奇猜想、ns方程的、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難題、黎曼猜想...好家伙,他一個人已經干掉四個千禧年難題了!】
【邱對他的評價可真高啊,穩居前三,甚至是能爭奪一下前二或者第一,嘖嘖。】
【難道不行嗎?光是一個人干掉四個千禧年難題,地位都足夠了,只不過是他太年輕了,而且還存在于世而已,所以你們的認知才會有所偏差。】
【但你要知道排在前面都是誰!歐拉、牛頓、高斯、黎曼....哪一個不是絕世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