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將兩座大山拉到一起,時空蟲洞沒有這么強悍的能力,也做不到這一點。”
聽到這個解釋,龍騰笑著點點頭,道:“明白了。”
停頓了一下,他緊接著期待的看向徐川,接著問道:“我還有個問題,我想問問,關于您提出的這個時空蟲洞的構建需要怎么樣的技術支持。”
“或者說,我們需要多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它?”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輕輕的搖了搖頭,道:“不知道。”
沙發對面,龍騰愣了一下,大概是沒料到這個回答。
不過徐川沒在意他,繼續解釋道:“我所提出來的三維宇宙時空蟲洞的拓撲構造理論僅僅只是理論。”
“這種涉及到時空,甚至改變時空曲率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做到。”
“要知道當初從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質能方程,到奧托·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再到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在米國的新墨西哥州三一試驗場爆炸,時間過去了整整四十年。”
“從物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核武這種東西制造難度理論上要比時空蟲洞的構造簡單無數倍。”
“前者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稍稍懂一些這方面知識的人甚至能夠在家里手搓出來。”
“而后者,全世界80億人把手搓爛了都搓不出一個時空泡。”
“而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在時空蟲洞方面連科目一都還沒過,距離正式拿到駕照上路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搖著頭,徐川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他理解龍騰和上面的心情,包括他自己其實都在想著如果能盡快的完善和利用上這項技術就好了。
但事實卻并沒有那么的簡單,人類所有的重大科學突破都是建立在擁有完善的理論基礎上的。
就像在考駕照一樣,需要先通過科目一的理論考試才能進行科目二的實操考試。
科學發展是需要時間的,也需要工業和基礎技術的支撐。
只有當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后,某些技術才能夠順其自然的被人們所找到,并研發出來。
如同他帶隊完成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且不提相關的理論,光是這方面的實驗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紅蘇、米國、歐盟等其他國家踩過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坑。
這中間解決過很多很多的問題,留下了無數經驗,而在這些基礎之上,他才能順理成章的往下繼續推進。
而對于時空蟲洞技術,老實說徐川也不知道這一天到來究竟需要多久。
不過按照他對于目前社會的發展以及相關技術的推進,恐怕這項技術能夠應用上,最早也是下個世紀去了。
即便是他現在已經初步想到了辦法對理論的正確性進行驗證。
但那也只是通過對撞機來進行驗證而已。
而后續的實際應用,老實說他目前還真沒有什么辦法能夠做到將時空的曲率拉伸,進而縮短宇宙中的距離,或者說在遙遠的星際空間中架起一座通向遠方的‘高速公路’。
沙發對面,認真聽完徐川的看法后,龍騰副蔀長的臉上自然而然的掛上了一絲失望和遺憾。
“做不到嗎?”
從茶幾上端起瓷杯抿了一口里面尚且溫熱的茶水,徐川搖了搖頭,道:“如果你是說那種能夠應用的時空蟲洞,哪怕僅僅是傳遞信息什么的,我想短時間內也沒什么辦法能夠做到。”
“不過.....”
“不過什么?”聽到這話,龍騰好奇的抬起了頭,看了過來下意識的詢問道。
徐川想了想,道:“如果是單純的驗證一下我完善的這套理論是否正確的話,辦法應該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