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兩座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就能在宇宙中架起一個通向遙遠宇宙的時空蟲洞?
對于這種問題,徐川只能嘆了口氣,將放映出來的ppt文件拉到了對時空蟲洞拓撲空間性質描述的地方。
“rμν·(xn)~∑γk·s(γklnxn\/xΛ1\/2n.....”
“這是離散時空曲率的量子化模型,其中Λ為截斷能標,引入離散微分幾何,將經典場方程改寫為...其中z(γn)為零點貢獻的量子算符項,k為耦合常數。”
“簡單的來說,三維宇宙的時空會在引力的干涉下發生扭曲,并且不均勻的分布在我們的周圍。”
說到這,徐川停頓了一下,從桌上抽出一張報告紙,隨手揉成了一團,繼續道:“就像這張紙一樣。”
“在正常的情況下,它應該是平整的。”
“但在這片時空的各個褶皺點上,分布著各種大質量的天體,比如黑洞,聚集的暗物質等等。這些大質量的物質扭曲了平整的時空,將其彎曲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而通過黎曼ζ函數的解析延拓性質,我們可以在這些彎曲的時空中構建起來一座橋梁或者說隧道,以達到直連遙遠時空的目的。”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能夠通過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來構建時空蟲洞。”
“因為這其中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穩定性!”
“時空告訴物體如何運動;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而在基礎物理學中,物質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變的,亦或者可以說它們是等價的。”
“理論上來說,除去大質量的天體可以通過引力的方式彎曲時空以外,我們還能借助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亦或者通過暗物質衰變亦來引起時空曲率的波動。”
“但如果想要在兩個不同的區域之間構建起一座時空隧道,并且可以讓它通過物質,那么穩定性則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而經過我的計算,只有蟲洞喉部的負能量由零點虛部的振蕩相位差Δ?=arg(ζ(1\/2+i·γn)時,滿足量子能-時不等式Δe?t≥?\/2t~1\/γn。
“而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很顯然不可能做到這點,它只能通過短暫的高能粒子碰撞,在那么幾毫秒甚至是幾微秒的時間內引起時空的曲率波動。”
“所以通過架構兩座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來實現時空蟲洞并不可行。”
“還有什么其他的疑問嗎?”
聽完徐川的解釋,蓋普洛·古斯塔夫教授臉上帶著一些遲疑的困惑,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已經沒有了問題。
盡管他并沒有完全聽懂這番解釋,就比如蟲洞喉部的負能量由零點虛部的振蕩相位差數據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這一點,他根本就沒弄明白。
但很顯然最后一個解釋他還是聽懂了的。
那就是如果真的想要在三維宇宙中構建起來一座能夠通往遙遠星空的時空蟲洞,那么提供大額的能量使得蟲洞具有極高的穩定性是必要的條件。
會議室中,徐川掃視了一眼其他人,繼續說道:“既然沒有其他的問題了,那么我們開始進入會議的下一階段。”
“商議如何通過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來驗證在對撞實驗中引起時空的曲率波動,并且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觀測、記錄和確定它真實的發生了!”
......
會議持續了兩個半小時。
在徐川主持的高效率推進工作下,這兩個半小時直接就敲定了三天后的大型強粒子對撞的詳細實驗流程,以及各方工作的安排。
雖然說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代表對于徐川擠占了自己的對撞實驗依舊有著很大的不滿,但整個理事會卻一致通過了接下來的對撞實驗安排工作。
當然了,對于徐川來說,不管理事會同不同意,他都是無所謂的。
很快,這一場對撞實驗會議討論的結果和相關的實驗安排通過crhpc的官網以及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正式公開。
crhpc機構即將啟動通過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來驗證時空蟲洞存在性的對撞實驗!
這一驚人的消息很快就通過各大媒體以及互聯網傳播了開來,再一次震撼到了整個世界。
當天下午,《百姓日報》就轉載了crhpc機構官網上的會議安排,并配上了對應的標題與圖片。
《crhpc機構即將展開對能夠穿越遙遠距離的‘時空蟲洞’的存在性驗證對撞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