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85tev、100tev、125tev三個不同能級的鉛粒子對撞實驗,以及三組質子-質子對撞對照組實驗,我們已經收集到了足夠的證據!”
“如圖所示,在10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中,我們找到了引力波頻段的瞬態峰能譜數據,在重粒子的高能碰撞過程中,如同超新星爆發般的高能級反應對三維時空的結構造成了微弱的影響。”
“而在這個過程中,它表現出類引力透鏡形式,能夠對高速運動的粒子形成一定的干擾。”
“盡管這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我們所觀測到的現象卻是真實存在的!”
“這也意味著,在對時空蟲洞曲率存在性的驗證對撞實驗中,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塊至關重要的拼圖!”
“而接下來crhpc機構將圍繞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展開更多的對撞實驗,收集到更多的證據!”
說到這,徐川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目光在會場中掃視了一圈后,他繼續開口道。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能夠真正的掌控跨越遙遠空間的時空蟲洞,并將它構造在現實中時,利用它來進行以光年為單位的航行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
“當然,完整的實現這項技術或許還需要幾十年乃至百年甚至是更遙遠的時間。”
“但至少在今天,我們已經找到了它存在的線索,找到了屬于它的一塊拼圖。”
“好了,今天的報告會到這里正式結束,感謝各位從百忙之中的抽出時間參加。”
“謝謝大家。”
話音落下,徐川再度微微向著臺下鞠躬,隨即轉身走向了臺下。
與此同時,如瓢潑大雨般響起的掌聲在整個中宮報告廳中響起,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不斷涌來,經久不息。
.....
伴隨著報告會的正式結束,中宮報告廳內一片混亂。
當能夠穿越遙遠距離的時空蟲洞理論被驗證為真,crhpc對撞機已經找到了一塊屬于它的拼圖時,整個現場已然沸騰了起來。
尤其是那些占據了走廊空間的媒體記者們,更是舉著攝像機和錄音筆瘋狂的朝著報告臺擠去。
當時空蟲洞的存在性得到了證實后,所有人都想知道,人類什么時候能夠正式完成這項技術,展開跨光年的星際旅行。
而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毫無疑問只有剛剛才完成了這場報告會的那個人。
報告廳中,奮力地舉著手中的鏡頭,來自英國《泰晤士日報》的記者努力朝著報告臺擠去,她倒不是想去采訪剛剛下臺的徐川。
很顯然,在這種環境下,別說是國外的媒體記者了,就是華國自己的媒體記者也沒機會采訪到那個人。
奮力的從走廊中擠到報告臺下,這位來自《泰晤士日報》的記者一邊近距離的拍攝著報告臺上的那幾面黑板和上面的數學公式,一邊用盡全身力氣地報道著。
“這里是crhpc機構的總部,今天是2026年5月5日,來自華國的知名學者徐川教授在crhpc的報告會上宣布了半個月前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的實驗發現,并對此前自己公布的有關于‘時空蟲洞’的論文進行的報告解釋!”
“據徐川教授報告,他已經從crhpc對撞機找到了時空蟲洞存在的證據,證實了能夠跨越以光年為距離單位的時空蟲洞是可以在我們所生活的三維宇宙中成立的。”
“盡管徐川教授本人表示要實現這項技術還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但毫無疑問這項技術將成為未來人類進軍宇宙,開拓全新世界大航海時代的至關重要的科技。”
“《泰晤士日報》為您報道,我們將在后續繼續追蹤相關的學術消息進展......”
混亂的報告廳中,涌向了臺前不只是記者們,還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有些想上前找徐川交流一下自己心中的問題,也有些想和報告臺上的那幾面學術黑板一起合影打卡留念。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未來的人類真的通過時空蟲洞技術做到了跨越光年距離的時空旅行,那么今天的這場報告會將具有跨時代的紀念意義,必然被載入史冊與教科書。
對于在座的所有人來說,他們此刻就是在見證歷史上所發生的那些奇跡。
就如同牛頓發表的三大運動定律,愛因斯坦發表的相對論一般,但凡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無一不在未來而為之感慨。
而對于徐川來說,今天的這場報告會無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