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怎么解決大腦皮層和神經系統疲勞問題?”
聽到這個問題,徐曉輕輕的搖了搖頭,道:“暫時還解決不了。”
徐川:“?”
解決不了的話,那虛擬頭盔對于人類來說就不是放松的產品了,而是一種負擔。
畢竟對于人類來說,無論是哪一個身體零部件,都是需要足夠的休息時間的。
哪怕是二十四小時不停跳動的心臟,也會在夜晚睡覺的降低率心率,以減少心肌細胞的負荷而進行休息。
大腦也類似。
如果沒法休息的話,那么這種設備的推廣性恐怕會降低一大截。
對上自家老哥的視線,徐曉眼睛中跳動著雀躍的神色,咧嘴笑道:“只要有信息輸入,必然會刺激腦細胞的活動,也必然會造成大腦皮層和神經系統的疲勞與過度工作。”
“但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并不代表我們無法在睡眠的時候使用這套設備。”
“老哥!你知道嗎?人類的大腦真的太太太神奇了!”
“正常情況下,大腦是通過動態、分區的方式進行活動和工作,再配合神經元網絡的信息傳遞與多腦區協同完成認知、運動控制及生命維持。”
“其核心機制包括電化學信號傳導和神經可塑性調節。”
“但在休息的時候,大腦的工作狀態卻并不是這樣的。”
“在我們睡眠的時候,大腦會啟動一種名為defaultmodeneork,dmn‘默認模式網絡’的活動行為。”
“這是神經科學領域近二十年來最重要的發現之一,dmn‘默認模式網絡’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大腦工作機制的理解。”
“它不僅解開了“大腦空閑時在做什么”的謎題,更為人類意識活動、精神疾病研究開辟了全新視角。”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個默認模式網絡并非某個特定腦區,它是由多個關鍵節點通過神經纖維連接形成的動態系統。”
“其核心樞紐包括pfc內側前額葉皮層、pcc后扣帶皮層及鄰近楔前葉、ag雙側角、ltc外側顳葉皮層與海馬旁回等等。”
“這些樞紐在睡眠的時候啟動自傳體記憶檢索系統。”
“例如回憶昨天晚餐場景時,后扣帶皮層會重構空間布局,海馬提取事件細節,而內側前額葉則評估事件的情感意義。這種跨時空的心理模擬能力,使人類能夠進行超越當下的深度思考。”
徐川有些詫異的問道:“所以你們將虛擬頭盔的電信號傳遞到了這個區域?”
雖然并不是很了解生物學上的東西,但如果沒猜錯的話,這個所謂的dmn‘默認模式網絡’應該能夠執行和處理通過虛擬頭盔傳入的腦電波信號。
不然建立在虛擬頭盔基礎上游戲根本就無法正常啟動。
徐曉點了點頭,笑道:“是的!”
“通過對‘默認模式網絡’活動行為的研究,利用一種冥想訓練引發的dmn重組機制,我們初步繞開了外部神經信號對自傳體記憶檢索系統的刺激。”
“也就是說,我們將這部分的神經系統利用了起來,使其進行層級化信息處理,由它的前部節點主導自我相關思維,后部系統側重情景模擬,而角回則充當跨模態信息整合的橋梁。”
“這也意味著即便是在睡眠狀態,也能夠接收與處理虛擬頭盔傳遞到大腦的神經信號。”
說到這,徐曉想了想,道:“簡單的來說,老哥你可以將其理解為對大腦皮層產生的淺層意識的利用。”
“不過.”
嘆了口氣,她繼續道:“不過即便是對大腦的默認模式網絡進行利用,也是有時間極限的。”
“通過我們的反復測試,在不對人體大腦造成信息處理負擔的情況下,使用虛擬頭盔的時間最好別超過四個小時。”
“超過四個小時的使用,使用時間越長,負荷越大。”
“即便是利用的默認模式網絡,也會對腦神經系統造成負荷。”
“而從目前的測試實驗結果來看,超負荷使用大腦會表現出傳統的用腦過度。”
“即出現頭昏眼花,聽力下降,耳殼發熱;四肢乏力,嗜睡或瞌睡,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欠敏捷,反應遲鈍;有時伴有惡心、嘔吐現象,頭痛等現象。”
“嚴重的話會誘發神經衰弱、失眠癥等一系列嚴重的精神障礙性疾病。”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他們研究的虛擬頭盔的缺點。
四個小時的時間雖然聽起來挺長的,但對于具有獨特優勢的虛擬游戲,堪稱是的人類第二世界來說確實太短了一點。
其實徐曉的要求并不高,能有個八個小時的使用時間,覆蓋掉人類的睡眠就足夠了。
但現在的實驗數據安全運行時長還達不到睡眠時間的一半。
只能說希望未來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