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徐川已經盡可能的將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板書的過程壓縮到了四十五分鐘以內,但這場報告會仍然開到了下午六點整。
提問環節比預測中更加的激烈,即便是相關的論文已經公開在arxiv預印本網站上已經接近兩個月的時間了,但依舊有無數的學者有著各種疑問。
對于徐川來說,盡管他想盡可能的更多解答與滿足在場學者的疑問,但在有限的時間內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了,讓所有人都弄懂自己的證明過程和論文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沒有什么必要。
他只需要保證那些坐在前排的大牛們大部分都能聽懂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學者,并不是說他們的意見就不重要了。
但在黎曼猜想這種級別的世紀難題上,如果說讓整個數學界全都弄懂證明過程的話,那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好在,從前排這些大牛聽眾的反應來看,徐川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
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由《探索》期刊那邊邀請幾位數學領域的頂尖大牛組成聯合審稿團隊,對黎曼猜想的證明進行審核了。
盡管他已經確保了今天參加報告會的那些前排大牛們基本都沒有了什么疑問,但對于一篇學術論文來說,如果想要刊登到期刊上,同行評審依舊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報告會一直持續到了下午六點半,即便是現場依舊還有不少的學者在舉手試圖提問,但徐川仍然不得不選擇結束。
畢竟已經到了飯點了,或者說已經超出了原本預定結束時間半小時了。
在一片掌聲中,徐川面向臺下的學者微微鞠躬,正式結束了這場劃時代的報告會。
報告會正式結束,現場的與會者們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開始有序離場。
大禮堂外,等待在這里的那些沒能拿到入場拍攝資格的媒體記者們蜂擁的擠了上來,開始在人群中尋找今天的主角。
但很顯然,他們注定不可能在人群中找到自己想要采訪的那個人。
失望之下,一些媒體記者開始尋找數學界的其他頂尖大牛或者知名人物進行選擇性的采訪。
而剛從會場中走出來的陶哲軒,便不幸的被幾位媒體記者堵在了門口。
畢竟相對比其他的數學家來說,熱衷于沖浪的小王子很顯然更出名也更有辨識度一些。
“陶教授,請問徐川教授去哪兒了?黎曼猜想已經被證明了嗎?!”
“陶教授,聽說黎曼猜想的證明涉及信息安全,尤其是對密碼學與現有的網絡加密體系的威脅很大?請問未來我們該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問題?”
“陶教授,我是泰晤士日報的記者,請問黎曼猜想被證明后,數學的未來該怎么發展?”
“陶教授”
被記者堵在門口,陶哲軒一臉的無奈,看樣子在沒抓到徐川的情況下,這群人逮住了他。
在工作人員過來解圍前,很顯然他是走不掉了。
看著一只只瘋狂向他伸來的話筒和各種各樣的問題,陶哲軒只能迫于無奈選擇性的回答一部分。
“徐教授去哪了我不清楚,這個別問我,我也不知道。”
“至于黎曼猜想是否已經被證明了,如果是從今天報告會來看,很顯然他已經成功了。”
“放心吧,盡管黎曼猜想和信息安全以及你關心的密碼學的確有聯系,但它的證明對現有加密體系的直接影響較小。密碼學的安全性依賴于多種復雜問題的困難性,單一猜想的解決不太可能徹底顛覆整個領域。”
“至于數學的未來,這個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想法了,比如數學大統一,這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