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將兩個不同的學科聯系在一起,在它們之間建立起一座互通的橋梁,卻是極難做到的。
尤其是在數學界,統一兩大學科甚至比開創一門新的學科都要更加的困難。
否則創立了一整套現代代數幾何學抽象理論體系的格羅滕迪克老先生也不會被譽為數學界的教皇,二十世紀最具革命性的數學家了。
事實上,對于一門學科的發展而言,伴隨著它所產生所包容的知識越來越多,想要將其全部掌握對于普通人乃至大部分的天才學者來說都已經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是事情了。
將這些知識再度進行歸類,將一個籠統的學科不斷的細化,這是整個學術界乃至整個世界都看得到并且正在不斷做的事情。
而隨著人類文明與學術的繁榮,這些細化的工作只會不斷的繼續下去。
但這個世界上總有天才會跳出來,試圖將從這些細化學科中找到它們的共同點,然后找到一個方法將它們重新聯系起來,完成統一。
就比如舒爾茨,他的p進數和完美空間理論在如今的數學界已然成為了最火熱的數學工具,而他本人也被認為是統一代數與幾何的最佳人選。
當然,舒爾茨只不過是被認為最有希望統一代數與幾何的人。
而徐川想要的是更多!
如果說以前他所創造的‘代數簇與群映射工具’‘微元構造法’‘徐·重構復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這些已經是像笛卡爾、像他的祖師爺格羅滕迪克老先生一樣在不同的學科中建立起來橋梁將其聯絡在一起,只需要等待時間的發酵就可以成為‘開創性’學者的成績。
那么他現在想要的,則是一個完完全全屬于他的數學時代!
而這種成就,也只有數學大統一這種傳奇的理論,才能夠為他帶來了。
以徐川為首的六名頂尖數學家組成研究團隊正式向人類的巔峰智慧發起挑戰,討論這件事的并不僅僅是數學界的學者和互聯網上的討論。
針對這堪稱是數學界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團隊發起的挑戰,無論是ctv還是bbc、亦或者是哥倫比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都找到了不同的學者對這件事做了一個采訪。
尤其是ctv,更是放出了一期以訪談形式進行的‘數學紀錄片’。
在這期的采訪中,接受訪談的是華國數學會的會長席華南院士。
在訪談中,這位席院士不僅僅針對到底什么是‘數學大統一’理論做出了一份足夠讓普通人都能夠理解的講解,還通過列舉那些教材上的名人,如笛卡爾、黎曼、布萊茨尼等頂尖學者在這份遠比攀登珠峰更困難的工作中做出的貢獻。
當然,在最后他還不忘了將徐川的名字給帶上,并將其升華。
對于徐川來說,網絡上的宣傳和報告他并不清楚,也不關心,甚至就連這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他都沒怎么放在心上。
畢竟有數學大統一這個課題在手中,還有陶哲軒、舒爾茨等頂尖數學家的加入共同研究,收獲肯定會遠超去數學大會上看那些學者的報告會。
“雖然說黎曼猜想的證明讓我們在代數與幾何中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橋梁,目前為止在數學大統一上我們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要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情況恐怕依舊不容樂觀。”
“尤其是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與高維伽羅瓦表示與自守形式的對應仍是開放問題至今仍然尚未完成。”
辦公室中,徐川皺著眉頭開口說道。
既然已經決定要研究這個問題,幾人都不是拖延的性格,當下就直接在這場國際數學大會上組建成了一個數學小組。
現在正聚集在一起針對數學大統一這個課題進行著頭腦風暴,討論他們接下來該走的路。
至少他們要在正式開始研究之前,確定好接下來的方向以及可能需要解決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