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通過耿景龍的手了解清楚他們研發出來的拓撲量子芯片的性能后,即便是徐川,臉上也帶上了一絲震撼和興奮。
量子芯片技術的重要性,相信即便是一個完全不了解這方面的外行人也很清楚。
畢竟這些年全世界各國對量子計算機的宣傳推廣新聞,還有科幻電影故事小說中計算能力超強的量子技術都有目共睹。
能源、信息、材料,這是現代科技的三大支柱。
如果從這方面來說,量子芯片技術的重要性對應著能源領域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一個是足夠給現階段的人類文明帶來無窮無盡能源的技術,而另一個則對應著無限的計算能力。
在芯片這一塊,量子芯片毫不夸張的說就是人類文明目前現階段能夠‘幻想’出來的最頂級的技術了。
別說什么硅基芯片了,就是前些年他們才完成的碳基芯片技術放到量子芯片技術面前都不值一提。
且不提計算力的差距,光是量子芯片具備的指數級并行計算能力,就足以碾壓后者了。
如果說難以想象的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就能了解了。
人類文明發出來的互聯網技術,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便是信息數據的加密。
眾所周知,通過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鑰將明文轉變為密文再進行傳輸是計算機系統對信息進行保護的一種最可靠的辦法。
而傳統的加密算法,比如的rsa算法、diffie-hellan密鑰交換協議、elgaal加密算法等等基本都是基于素數所研發出來。
比如公鑰加密的典型代表rsa算法是,其核心是基于大素數的乘積。
rsa算法的安全性依賴于大整數分解難題,公鑰由兩個大素數(p,q)的乘積n=pxq構成。
而由于大素數乘積的因式分解沒有固定的公式,且只有唯一解,因此原則上只要使用的素數之積足夠大,那么它基本上就是等于是無解的。
所以這種設計使得只有擁有這兩個素數的人才能解密信息,從而保證了通信的安全性。
即便是動用超級計算機對rsa算法加密的信息數據進行破解,需要的時間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在量子計算機面前,rsa算法加密的信息數據就像是透明的一樣,幾乎沒有任何的意義。
這種對于傳統計算機來說需要幾百年去解答的問題,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是只需要數秒甚至是一秒不到便可以解開。
正如剛剛在會議室中耿景龍所演示的另一項展示拓撲量子芯片計算性能的方法,便是兩個超過1024位大素數的乘積進行拆開,使用的時間僅僅是一秒鐘不到。
而要知道,1024位素數廣泛應用于rsa等公鑰加密系統中,用于生成密鑰對。
如果是傳統的計算機,或者是超算對其進行求解,也至少需要數天或者數個小時的時間。
但對于拓撲量子芯片來說,僅僅是一秒不到,就已經解決了。
這個時間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傳統的加密手段,即便是非基于素數所研發出來加密手段,在量子計算機面前也不過是一扇用紙糊的窗戶而已,一捅就破。
不得不說,對于現有的互聯網來說,川海材料研究所現在所掌握的量子芯片技術對通信技術領域帶來的改變將是毀滅性的!
傳統加密手段在拓撲量子芯片面前就像是脫光了一樣,根本毫不設防。
這也是這項技術最可怕的地方之一。
......
了解清楚拓撲量子芯片的性能后,徐川在第一時間對研發組的科研人員進行了獎賞的同時,也嚴格的要求了他們暫時對這項技術進行保密,嚴禁量子芯片技術成功突破消息流傳出去。
老實說,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突破,就連他自己其實都有些沒有想到。
盡管他早些年完成的強關聯電子體系理論框架中的拓撲超導體系找到了解決的量子比特的退相干難題的辦法,但那畢竟是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