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輪的‘撞擊’實驗結束,整個會議室中陷入了一片寂靜。
不得不說,穹極天基系統在火星上的表現震撼到了所有人。
即便是那位坐在圓桌會議室前排的老人,在親眼目睹了火星上掀起的巨大蘑菇云時,眼眸中都帶上了一絲震撼的神色。
畢竟了解數據和親眼見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
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核彈的殺傷力很恐怖,但光憑想象卻永遠不可能知道它的恐怖之處到底在哪里。
也只有極少部分的科研人員,以及那兩座城市的人,才能夠切身體核武器的恐怖。
而穹極天基電磁軌道炮也一樣,常人幾乎很難想象它能造成的破壞力。
只有親眼看過,才能真正的了解。
僅僅是一枚四百公斤重的鎢合金炮彈,在火星上造成的破壞力堪比小當量的核彈了。
更關鍵的是,超過五十馬赫的速度,意味著對方只要想打你,你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甚至,你上天堂了,都不知道打擊是從哪里來的。
會議室中,在第一輪的‘撞擊實驗’結束后,在一片寂靜的氛圍中,徐川輕輕的敲了敲桌子,將眾人的注意力拉攏了回來。
看著這些一臉震撼,甚至帶著些驚恐后怕的各國代表,他輕輕的笑了笑,開口說道。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緊缺和人類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星際遷徙已然成為未來不久的必經之路,而火星是人類移民最為理想的第一站。”
“然而相對比地球來說,火星的環境并不是適宜人類與地球上的生命居住。低強度的地磁場、薄弱的大氣層、稀缺的水資源都是火星的缺陷。”
“但這些缺陷并非完全不能調整優化,為此,我提出了一個改造火星的藍圖與詳細規劃。”
“該藍圖包含三個關鍵步驟:首先無疑是重建火星的磁場,亦或者是人造電磁場來抵御太陽風和宇宙輻射。”
微微停頓了一下,徐川看向那些前來參加會議的航天人員以及火星改造領域相關的學者,繼續說道:
“在各位面前的會議文件中,有著我對于如何改造火星的詳細規劃與步驟,以及相關的可行性技術方案。”
“而剛剛的撞擊實驗,便是我向在座的各位展示一項能夠重建火星磁場的可行性方案!”
“簡單的來說,就是通過撞擊火星,試圖重新激活其金屬內核來重現火星磁場。”
說到這,徐川操控了一下手中的遙控筆,正在遠程直播火星軌道撞擊實驗的熒幕畫面跳轉了一份ppt文件上。
看了一眼投映出來的ppt,他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接著說道。
“早在很早之前,我就搜集了有關于火星的各種探測資料。而且從2023年開始,下蜀航天基地就一直在不斷的發射各種探測器與科研設備登陸火星進行探測考察。”
“各位可以看這些數據資料。”
“2021年8月25日,洞察號探測器于首次確認水手號峽谷發生地震,震級為4.2級,探測證據證明該峽谷構造關系到活動斷層,就像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地震帶那樣。“
“2022年5月4日,洞察號探測器再次檢測到火星發生4.7級地震。從探測資料分析,這是火星地殼應力釋放的結果。”
“利用這兩次地震波的反射狀況,我們可以探測火星內部的結構、成分。從探測數據來推測,火星核心并未凝固,或至少其外核仍是熔融的,而地幔可能部分熔融。”
“示意圖如下:”
“而根據2023年下蜀航天級往火星的發射的探測雷達子設備、重力儀、探地雷達、磁力儀、地電儀、地熱儀、多光譜相機等多種儀器設備采集到的數據,我們已經可以確認火星擁有一顆鐵鎳合金與硫化合物構成的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