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弟讓你來的?!”
“看樣子量子加密算法的研究有著落了!”
會議室中,在聽到劉嘉欣的話語后,樊鵬越眼前一亮,臉上帶上了興奮的神色。
正如剛才開會商討時所說的,密碼學是數學家的專長,數學是密碼學的核心。
現代互聯網的信息安全與加密算法絕大部分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
如對稱加密算法中的aes高級加密標準和des數據加密標準,就主要基于復雜的數學運算,如循環移位、替換等,確保加密過程的安全性。
而非對稱加密算法中的rsa算法和ecc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則基于數論中的大數分解難題和橢圓曲線離散對數問題,確保只有擁有私鑰的接收者才能解密信息。
毫無疑問,如果是他那個小師弟出手的話,樊鵬越絲毫不會有任何的懷疑2000量子比特的量子加密算法能夠得到解決。
畢竟這位嘉欣師妹過來還順帶了一份徐川給她的資料。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那應該就是涉及到2000量子比特加密算法如何研發的東西了。
甚至說不好,他已經解決了核心部分,或者是給出了一部分的數學工具,指明了研發方向。
然而讓樊鵬越沒有想到的是,劉嘉欣帶過來的文件,不僅僅是已經解決了核心部分和給出了數學工具指明了他們接下來的研究方向,還直接給出了一個粗略的加密算法!
盡管專業是物理材料學的他并不是很懂通過投映設備展示在熒幕上的算法內容,但透過會議室中其他人的討論和臉上的表情多多少少還是能知道一些的。
會議室中,當助理從劉嘉欣的手中接過了光盤放進筆記本電腦后,一行一行地算法文件便映入了在場眾人的眼中。
很快,會議室中原本沉悶嚴肅的氛圍有了一絲絲的騷動。
不少信息安全領域的大牛和量子加密算法研究領域的研究員眼眸中都露出了一絲奇異的神色。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小聲的和身邊的同伴交流討論了起來。
“雙體循環封裝保護機制?有意思,通過兩種建立在不同的數學基礎上的量子加密算法,確保在一種方法出現漏洞時具有彈性。”
坐在會議室中,一名華科院信息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員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目不轉睛的盯著正在投放的算法,嘴里念叨著,像是在和身邊的同伴討論,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坐在他的身旁,同樣來自華科院信息安全研究所的另一名密碼學領域的教授撓了撓光禿禿的腦門,帶著些困惑的開口道。
“我更好奇的是這些算法中使用的數學邏輯,我都有點弄不清了,這看上去像是建立在傳統代數數論上的編碼,但我怎么看到了幾何的計算方式?”
本來他是想和自己的同事交流的,不過很顯然剛剛的同事并沒有理他,自顧自的看著熒幕上投影出來的算法資料。
倒是一旁另一個看起來斯斯文文,而且發量還挺多的(相對比今天坐在這個辦公室中的其他人來說)研究員回答了他的疑問。
“這不是橢圓曲線編碼,這是融合了代數幾何的一種全新的加密算法。我還在里面看到了代數簇的高維推廣,不過我沒弄明白他是怎么將這些加進來的!”
議論聲并不僅僅在參與這場會議的研究員身上出現,就連那些站在信息安全領域和加密算法領域的頂尖大牛眼眸中都露出了一抹奇異的神色。
老實說,對于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在不改變現有的互聯網通信的光纖的基礎上,開發出一套能夠抵御至少兩千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的攻擊,難度實在太大太大了。
大到召集了全國半數頂尖信息安全領域和加密算法領域大牛以及眾多尖端科研人員連續召開了好幾天商討會議都沒討論出什么有用的方法來。
過了小一會的時間,熒幕上投影出來的加密算法以及相關的建議總算是播放完了。
會議室中,坐在前面的馮登國院士臉色凝重的盯著面前筆記本上自己記錄下來的一些算式,皺著眉頭思索著。
坐在他的身旁,同行過來的潘建偉院士側過身來,看著筆記本上寫下的那點算是,開口問道:“關于算法中將代數曲線的概念推廣到高維代數簇,利用更復雜的幾何結構增強安全性的這部分,你弄懂沒有?”
雖然說因為研究量子計算機的關系,對于量子加密算法他也有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