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南大。
隨著數學大統一報告會舉辦的時間越來越近,這些天來到這所高校的國際數學家也越來越多。
濃郁的學術氛圍充滿了這座古老大學,來來往往的學子們臉上都帶著興奮激動的神色。
校園中,一位頭發已經花白的老人坐在輪椅上,由一名年輕的助理推著,身旁還跟著另一位老人。
“聽說南大前兩年開始搞國際化招生,看樣子搞的還挺不錯的樣子。”
望著道路上那人來人往的學生與掛在道路兩邊的橫幅和指示牌,目光落在時不時出現的那些金發碧眼的國際學生身上,老人忽然發出了一聲感慨。
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北大的數學院士,今年已經九十多了,屬于國家最早的一批數學家,參與過國家的各種機密項目(曾經),比如他曾經和錢老一起制造導彈,送衛星上天等,讓人很是尊敬。
至于站在他旁邊的另一位老者,則是北大的另一位如今已退休的教授張恭慶院士。
相對比因為年齡和身體問題而不怎么出行的潘老來說,這位張恭慶院士的身體倒還算硬朗,前些年會時不時的來南大交流訪問一下。
所以他對于南大的發展與變化,還是挺了解的。
聽到潘老院士的感慨,站在旁邊的張恭慶院士笑著點了點頭,開口道:“嗯,21年的時候,在徐院士的主導下,南大這邊的數院進行了嘗試性的改革。不僅是教學方面有所變化,招收的國際學生數量也遠比以前更多。”
“前段時間我和周海教授那邊了解了一下,今年南大數院招生人數高達五百多人,國內招生四百人,國際招生一百人左右。這個數字,差不多是五年前他們招生人數的十倍。”
說到這,張恭慶院士也有些感慨。
在那個人的支持下,南大數院的發展是肉眼可見蓬勃迅速。
其他的不說,光是學生人數上,今年北大數院招生人數(大一本科生)為200人出頭,國際學生數量更是不值一提,本科生沒有,國際學生招生信息主要涉及碩士和博士兩種,加起來也不超過20人。
如果從這方面來看,南大數院已經是國內當之無愧的第一了。
當然,一所大學的實力不單單只看學生數量,還要看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
在這些方面,拋開那個人來看,南大距離第一還是有不少的差距的。
但如果是加上那個人的話,就沒法比了。
不得不說,這簡直太恐怖了。一個人的力量強行將一所原本在國內排名至少在前五開外的大學拉到了國內頂尖的位置上,簡直就是個怪物。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于如今南大數院的發展,國內的高校就沒有不羨慕的。
有那個人在,不僅僅是國家的教育資源大力扶持,南大還能夠對接星海研究院、下蜀航天基地等一系列國內最頂尖的科研機構與單位。
光是這些,就足夠國內其他高校的領導羨慕眼紅到發紫了。
聽完張恭慶院士的解釋,潘德明老院士笑了笑,沒有繼續說話。
國內的教育體系改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牽扯到方方面面與各種利益集團。以前也并不是沒有過,但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不過這一次,他倒是覺得可以期待一下。
畢竟有那個人在,而且他還那么的年輕,未來幾十年對共和國的影響力只會越發的深遠,只要他支持,想來在國內就沒有多少與學術相關的工作進展不去。
他相信,未來的華國,未來的祖國也必然會朝著更優秀更出色的道路前進!
與此同時,另一邊。
南大校領導的辦公室中,校長談紹元這會已經是忙到腳打后腦勺,不可開交了。
自從和imu國際數學聯盟組委會商議確定好數學大統一理論報告會的舉辦日期和地點后,南大便再度成為了整個數學界的視線焦點。
毫不夸張的說,整個數學界,乃至部分物理學界、天文學界等其他領域的學者都將視線投遞了過來,甚至還有不少的學者已經提前趕了過來。
在這場牽動整個學術界的報告會面前,南大已然成為了所有人都在關注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