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川的主導下,crhpc機構聯合下蜀航天基地很快就做好了繼續進行超光速航行實驗的準備。
三月中旬,廣袤無垠的宇宙中。
在一片寂靜無聲的深空中,一架航天飛機正安靜的遨游在天際。
寂靜無聲的電磁波偶在浩瀚的宇宙中傳播,通過提前布置的數顆信號增強中繼衛星與一億公里之外的地面指揮中心進行著長達數分鐘延遲的交流。
“呼叫地面指揮中心,這里是‘求索號’,我們即將抵達目標點位。”
求索號航天飛機的駕駛艙內,擔任隊長負責執行這一次超光速航行實驗的江新林通過耳麥匯報了一句。
在等待著地球指揮中心回復的同時,江新林饒有興趣透過舷窗看向了窗外的世界,輕聲的感慨了一句。
“要不是太陽就在邊上,我甚至感覺我又來到了月球。”
在他們的腳下,是一顆布滿傷疤,經歷了數十億年撞擊和極端溫度折磨的巖石星球。
星體表面布滿了坑坑洼洼的環形山,古老而荒涼,外表看起來非常像月亮,
灰色的地面被無數環形山覆蓋,其間點綴著由古老熔巖形成的平原,并被全球收縮形成的巨大懸崖所切割。
用安全帶將自己固定在機艙中,另一位航天員耿祥笑著點點頭,開口道:“確實很難想象在外觀上水星會和月球如此相似。”
“不過它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說著,他伸手指了指水星右上方的一處地貌,笑著繼續道。
“比如在月球上可看不到能夠在外太空都能清晰看到的懸崖峭壁,顏色也有點不同,水星的看上去似乎更灰一點點。”
順著對方的指示,江新林看了一眼水星北半球靠近基地區域的巨大葉狀懸崖。
那是幾十億年前水星內部巨大的能量引發了全球性的火山噴發隨后又因為核心冷卻而“縮水”,在整個星球表面擠出了一道道巨大的“皺紋”。
這些皺紋如同地球上的懸崖峭壁一樣,但更加的宏偉,宏偉到在外太空都能夠用肉眼清晰可見。
盯著水星的獨特風景看了一會后,駕駛艙中,來自地球指揮中心的通訊信號傳遞回來了。
“地球指揮中心收到,請按計劃執行超光速航行實驗任務!”
耳麥中,遙遠的聲音傳來。
江新林收回了眺望水星的目光,沉穩回復了一句‘收到’后,轉頭看向駕駛位置上的耿祥,下達指令開口道。
“啟動投放程序,投放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投放共振質量探測器、激光干涉儀與紅外近距紅外儀觀測設備!”
“收到!”
坐在駕駛位上,耿祥解開安全帶,朝著駕駛艙的另一端機身壁上懸掛著的電腦設備飛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