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童圣福教授,兩人路來到了材料研究所內部的一間測試實驗室中。
測試實驗室中,從銀白色的實驗桌上放著數種不同的信號發射器。
既有最常見的帶著六根豎立天線的路由器,也有藍牙耳機、車載鑰匙、商業無線電臺一類的產品。
快步走到實驗桌前,童圣福教授伸手從桌上拿起放在最中央的路由器,開口介紹道。
“這是一個商業家用級別的傳統路由器設備,具備在2.4ghz和5ghz兩個頻段的信號廣播能力。”
“其工作原理是通過wan口從互聯網,或通過lan口\/無線從本地設備接收到需要無線發送的數據包,然后由內部的內部的射頻(rf)芯片完成數字到模擬的轉換,再通過功率放大器和變頻器發射出去。
“通常來說,一臺路由器設備的信號強度取決于發射功率,也就是功率放大器。功率越大,信號能量越強,傳得越遠。”
“在沒有進行改裝前,這臺路由器2.4ghz頻段的信號傳播距離在50米左右,能穿透兩面普通磚墻、水泥墻壁后具備47%-55%左右的信號強度與傳輸速率。5.0ghz頻段的信號傳播距離在25米,僅能穿透一面普通磚墻保持50%以上的信號強度。””
“而在我們實驗室的人員對其進行改造,僅使用光子時空晶體材料制備的功率放大器代替了它原本的功率放大器后,其2.4ghz頻段的信號傳播距離提升到了120米左右,以同樣穿透兩面普通磚墻、水泥墻壁為標準,其信號強度仍有82%-87%左右。”
“至于5ghz頻道的信號傳播距離則在無遮擋的情況下從25米左右提升到了70米左右,性能指標提升了接近三倍。”
“簡單的來說,在僅改動了功率放大器的基礎上,這臺雙頻道民用無線路由器的性能提升了230%以上。”
“當然,缺陷也是有的。”
“受光子時空晶體材料中的能帶間隙與時空間隙的影響,它能夠調制的信號頻道數量無法與動輒橫跨數個ghz頻道的傳統放大器相比。”
“如果要通過多根天線發送不同的數據流,提高信號傳遞支持的設備數量的話,那么則需要不同寬度的能帶間隙來完成信號調制。”
“不過整體來說,對于現有的通訊技術來說,毫不夸張的說這是史詩級的突破!”
實驗室中,童圣福教授將手中改造后的路由器遞給了徐川,同時用簡單通俗的話語介紹了一下改造前后的性能對比。
事實上,針對信號發射器的測試是一個嚴謹且復雜的過程,涉及實驗室環境下的精密測量和真實環境下的實際體驗測試兩大范疇。
比如射頻性能測、吞吐量測試這些涉及到設備精密度的指標需要在微波暗室或屏蔽室中進行,目的是排除一切外界干擾,獲取最精確、可重復的客觀數據。
而涉及到覆蓋范圍、抗干擾、信號強度、信號共存、漫游等等這些涉及到實際用戶的測試,則可能會出現在實驗室的數據完美,但實際體驗卻很差。因此必須在模擬的真實場景中進行測試。
不過這些詳細的內部實驗數據他自己清楚就行了,完全沒必要詳細的解釋介紹清楚。
聽完童圣福教授的介紹,徐川輕輕的點了點頭,接過面前的wifi路由器打量了兩眼。
從外觀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這臺路由器設備的原裝天線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兩根臨時改裝上去光子時空晶體調試器。
實驗室的改裝看起來很簡陋,就是一根數據線連接著一個圓形黑球。不過這并沒有什么影響,只要能用就行。
美觀是商業化才會去考慮的東西,實驗室只要保證性能就足夠了。
饒有興趣的打量了一下手中的路由器,徐川看向童圣福教授,開口問道:“它支持多臺設備進行組網嗎?”
對于普通的用戶來說,通常一臺路由器基本就足夠覆蓋全家了。
不過對于大戶型或復雜戶型,單臺高端路由器不如多臺組網的效果來得實在。比如商場,別墅等等區域,單臺路由器就完全不適應了。
對面,童圣福教授點點頭,笑著說道:“當然支持,只要兩臺路由器設備上使用的光子時空晶體材料的時空動能間隙規格是一樣的,它就能接受wds橋接掃描橋接前端主路由的無線信號,進行組網覆蓋局部區域。”
徐川:“信號的抗干擾強度呢?有沒有進行過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