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單發點射的威力比不上傳統的狙擊槍和電磁狙擊步槍,但持續熔燒模式所能造成的破壞力卻不是前兩者能比的。”
“3.5秒左右的時間能夠將一面400毫米的裝甲鋼融穿,這意味著它能夠對航空母艦都造成極大的殺傷力。更別提普通的無人機、裝甲車、戰機了。”
“更關鍵的是,它的攻擊速度等于光速,如果配合大型雷達與智能系統的話,它能代替現有的防御/防空體系,攔截一切攻擊。”
“在瞄準即集中的光速面前,普通士兵都有可能用它擊落最先進的六代機!”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簡單的來說,它具有比任何傳統武器都更具精度的外科手術式打擊能力。”
“操作者可以精確選擇攻擊點——是摧毀敵人的武器瞄準鏡,還是點燃其攜帶的炸藥,或是直接熔斷車輛的關鍵傳動軸。這種“點穴”式的攻擊,可以讓它成為執行特種任務的理想武器。”
“更關鍵的是它在攻擊的時候沒有聲音。”
“一把無聲無息、沒有彈道、能在你身上開出一個個恐怖灼痕的武器,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
“你無法通過槍聲判斷射手位置,死亡可能在絕對的寂靜中從任何方向降臨。”
“說它是史上最強的單兵作戰武器都不為過!”
說完自己內心的感受,鄭海深吸了口氣,看向了一旁的童圣福教授,開口詢問道:“童教授,我剛剛在測試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中后期槍聲開始發燙。”
“我想,這支槍械的持續熔燒模式應該持續不了多久吧?”
童圣福教授點點頭,笑道:“是的,持續熔燒模式下,高能激光會產生龐大的熱量,即便是設計了散熱系統,它也無法持續超過十秒鐘的時間。”
“那電池呢?它的續航如何?我記得高能激光的激發是很耗費能量的。”鄭海緊隨其后追問道。
作為從軍隊里面出來的,他很清楚散熱和續航是激光武器的兩大設備缺陷。
傳統的激光武器都是用于艦艇上的,幾乎沒有讓士兵可以使用的單兵武器,畢竟激光本身就代表著能量。
童圣福:“目前我們采用的是大容量的鋰硫電池,一顆標準的實驗電池大概夠激發30次左右的單體點射或者10秒的持續熔燒模式,而一顆標準的實驗電池在450克。”
“這主要得益于室溫超導材料能夠幾乎零損耗的將電能傳遞給激發介質,而光子時空晶體材料的時間繁衍特性能夠成千上百倍的增強特定的光波。”
“如果是傳統的激光發射器,這種實驗電池并不足以擔當提供能源的重任。”
不得不說,科技的突破是連鎖性的,無論是鋰電池技術,還是室溫超導材料,亦或者是光子時空晶體,對于這支激光步槍來說都缺一不可。
缺少了任何一項技術,它都不可能出現在眾人面前。
鄭海輕輕的點了點頭,思索著道:“雖然無法和傳統步槍攜帶數百發子彈的容量相比,不過一個士兵攜帶五塊標準電池也足夠擁有作戰力了。”
“這還是單兵作戰設備。”
“如果將它裝載在飛機、艦艇、衛星這類本身就能夠提供磅礴能源裝備上,續航就可以直接不用考慮了。”
“尤其是擁有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航母,如果裝有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激光防護設備,未來的航母單獨出戰甚至都有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