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是,盡管火星枯石菌給人類文明和地球環境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但它本身蘊含的研究價值同樣不低。
首先便是火星枯石菌本身,幫助人類最大化的了解和獲取到了地外生命、半硅基半碳基生物的生命形態、生存方式....等各種原先都只能猜測的資料與數據。
首先作為一種人工制造或改造的生命,它的存在直接為人類文明證實了外星高智慧生命的存在。
對人類而言,這是一把同時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和一把通往未來的金鑰匙。
毫無疑問,火星枯石菌的發現與確認是一個極其宏大的事件,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最顛覆性的轉折點之一。
其意義遠超任何一次科學革命、政治變革或宗教改革。它將在科學、技術、哲學、宗教、社會和政治等幾乎所有層面,對人類產生深遠而復雜的影響。
既可能帶來混亂、恐懼和全球性的身份危機,也可能迫使人類放棄內亂與分歧,從一個分裂的、局限于行星的文明,向一個成熟的、團結的、面向星辰的文明進化。
其次是這種細菌本身的價值了。
盡管有著能夠將碳基生命異變硅基化的可怕能力。
但如果適當的將其進行限制,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后對部分呼吸性疾病產生良好的治愈效果,其中包括肺結核、肺炎甚至是肺癌等疾病。
雖然代價同樣不小,比如應用于人類身上會導致患者的肺部硅基結構化等等。
但毫無疑問,對于絕大部分嚴重的肺結核、肺癌等患者來說,這的確是一條能夠恢復健康的道路。
與此同時,火星枯石菌的遺傳基因片段內部鑲嵌的‘碳硅聚合物遺傳基因’給人類的基因編輯技術提供了一條研究方向與道路。
能夠穩定有效的遺傳千萬年乃至更久遠的時間的基因編輯技術,這是目前的人類文明根本就無法想象的。
而除了這些外,火星枯石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其他價值同樣是價值連城。
比如它感染了行軍蟻一類的昆蟲后,會進化出一種類似于硅基生命特有的交流器官,疑似會讓蟻群進化出蟲群意識。
以及對于人類文明而言最重要的細胞重塑減緩衰老的能力。
這是在對火星枯石菌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一項重要成果。
在月華臺科研基地的微生物研究實驗室中,來自華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吳穆教授通過利用火星枯石菌‘部分性’感染‘實驗動物’的身體后,發現被感染區域深度硅基異化后,其細胞與組織結構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塑。
尤其是細胞結構,不僅細胞膜在火星枯石菌的影響下出現了硅基蛋白膜的結構化,其細胞內核在進行分裂時,其細胞端粒在重塑時重新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生長。
而對于具有維持染色體的相對穩固、保證每條染色體的完整性的功能的細胞端粒來說,它與與細胞轉化、細胞凋亡和永生化密切相關,并且在染色體定位、復制、保護和控制細胞生長及壽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簡單通俗的來說,端粒的重塑生長從生物學上就意味著細胞壽命的延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生物壽命的增加。
這一研究結果在當時的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就連各國政府機構都將目光投遞了過來。
畢竟延長壽命這種事,從古至今就是無數人的追求。
不過遺憾的是,火星枯石菌延緩細胞衰老,重塑端粒的能力建立在細胞深度硅基化異變的基礎上。
而深度硅基化異變的細胞無法通過徐川研究出來的逆向免疫蛋白修復。
這意味著如果要延長壽命的話,得全面感染火星枯石菌才行,整個人也會變成半碳基半硅基的非人生命。
當然,如果單純的是這樣的話,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不少人動心。
尤其是那些已經到了老年的富豪們,不就是不當人而已,對于掌握了億萬財富和無數資源的他們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問題。
甚至搞不好這些人會聯合起來推動火星枯石菌感染后的半碳基半硅基的非人生命合法化。
而讓這些人目前還在觀望的原因則在于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
那就是火星枯石菌深度硅基化異變延緩細胞衰老,重塑端粒的能力似乎對老年動物的影響遠不如青年和幼年時期。
在這方面,月華臺科研基地的微生物研究實驗室已經進行了多輪對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