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在重塑細胞減緩衰老的研究上一直找不到更好的方法的話,徐川相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會有無數人會共同在背后推動全面擴散火星枯石菌,改造人類,以延長人類的壽命。
到時候人類文明或將面對一場遠比火星枯石菌感染更加可怕的災難。
這種事,就連他都沒辦法阻止。
畢竟哪怕是他的能力再優秀再出色,他也只是一個人而已。
甚至到時候,說不定站在他背后的國家政府,都可能會倒戈與他相對立。
面對延長壽命的誘惑,這會迫使許多人違背自己的本心,乃至違背自己的種族。
實驗室中,感受到了徐川話語中的那一股沉重,吳穆教授深吸了口氣,點了點頭。
“我盡力。”
徐川笑了笑,拍了拍他的手臂,開口道:“嗯,有什么需要的資源或者是經費,都可以直接通過郵箱發給我,或者是給我打電話也行。”
對于人類文明而言,火星枯石菌重塑細胞減緩衰老目前來看毫無疑問是一柄雙刃劍。
這將是對人類智慧、韌性和合作精神的終極考驗。
是會選擇在生命中分裂毀滅,還是在團結中擁抱一個前所未有的未來?
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在那一刻真正來臨時,才會有答案。
......
在徐川登臨月球視察著月面生物圈工程的時候。
與此同時,另一邊。
地球,華國。
在距離地面五百二十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之上,寂靜是這里唯一永恒的背景。
但此刻,在這片無聲的寂靜中,卻是展示出來了人類文明自有史以來最忙碌的畫面。
那漂浮在近地軌道上的臨時空間站與空天戰機,那一顆顆攜帶著大量零件和物質從地面發射上來的火箭,共同演奏成了一場無聲的交響樂。
穿著厚重的艙外宇航服,磁力靴牢牢吸附在“搖籃”造船塢主體結構的觀察廊上,來自華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工程師楊天遠通過目鏡觀測指揮著現場的工程。
在他的面前是毫無遮攔的深邃太空,以及那顆緩慢旋轉、藍白紋理交織的瑰麗星球——地球。
但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那個正在成型的龐然大物所占據。
那是一艘長度超過五百米的太空母艦!
此刻正懸停在黝黑的深空中。
而在太空母艦的周邊,是數個用于充當船塢的臨時空間站。
那遍布整個站體的推進引擎在智能系統的控制下牢牢的將自身固定在太空中,而從它身上衍射出來的長達上百米的大型工程機械臂宛如鋼鐵巨獸。
這些猶如八爪章魚一般的鋼鐵巨獸,在預編程的指令下,以毫米級的精度,將一塊塊厚度超過半米的復合裝甲板焊接在骨架上。
每一次焊接,都不會發出聲音,只有瞬間爆發的、比太陽更耀眼的電弧光芒,短暫地照亮周圍大片的區域,隨即又被深空吞沒。
成群的小型無人機組,如同遷徙的鳥群,拖著微弱的推進劑藍光,將各種部件從倉庫模塊運送到指定位置。
它們行動軌跡復雜而精確,彼此間絕不會碰撞,構成了一幅動態的、充滿未來感的流體畫卷。
這里,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長度超過五百米的太空母艦·巡天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