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錦讓他爹招呼馮叔和馮里正,自己跟董媽媽一起去煮中午飯,四菜一湯,量大味好,一眾人埋頭干飯。
一直到吃完,收拾好了,蘇若錦才被二石哥叫到堂屋。
堂屋里,蘇言禮正陪著馮里正,兩人好像正在說什么事,看到蘇若錦出現,兩人齊齊望向她。
“這些食方子雖說都是拙荊琢磨的,但具體操作卻是我家長女阿錦的功勞,馮里正若是想要方子,得問過我家阿錦。”
蘇若錦看向馮望田。
他被看的低頭直搓手,難為情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可他也沒辦法,帶了十幾串糖葫蘆回去,被里正看到了,他非要弄出去賣,他說方子是京城貴人的,他做不了主,他便非要跟過來,他一個小村民除非搬家挪窩,否則哪里拗得過一村之長,真是愧對貴人啊
沒一會兒蘇若錦便明白了馮里正的意思,她沒著急回答,而是叫過馮二石,“你覺得你們村賣糖葫蘆能賺到錢嗎”
馮里正原本覺得跟個六歲小娘子說這樣的大事已經很離譜了,沒想到六歲小娘子竟跟大掌柜似的反問馮二石,馮二石十五六歲,黃毛小子剛出來頭一遭能懂什么,大官人這是在搪塞他。
馮里正的心哇哇涼。
馮二石卻說的頭頭是道,“里正叔,糖葫蘆這東西一學就會,是個人都會做,但是想要賺可沒那么容易。”
咦,這小子什么時候說話這么有板有眼了
馮里正抬眼一副就想問怎么就沒那么容易了
“糖的成本高。”
馮里正“那我們賣的高就是了。”
“這就是賣給小孩吃的玩意,如果只有有錢人才吃得起,那有錢人能有多少,再說他們吃東西不過吃個新鮮,等他們不稀罕了,咱們內山屯那么多山楂賣給誰呢”
馮里正
說的好有道理的感覺。
“那”沒想到白跑一趟,馮里正的腰眼見的佝僂下去。
蘇若錦微微一笑,“馮伯沒算白跑。”
什么叫沒算白跑哦,他明白了,這一趟,他也算賣了一兩千斤的山楂,確實能賺到,他是賺到了,內山屯呢作為里正,只顧自己賺幾兩銀子,那有什么意思。
蘇若錦一直面帶笑容,“馮伯,你真沒白跑。”
隨后,蘇若錦跟馮里正徹談了一下午,根據內山屯具體的山楂量及村民情況制作了一個合作方案,在內山屯內建作山楂作坊,坊長當然是馮里正,馮望田跟蘇若錦學過怎么制山楂的技術,這個技工工長就由他擔任,余下的操作工由馮里正選,他要是想作坊辦得長久就找正真干活的人,要是只管招自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那作坊也辦不了多久賺不到錢也別怪她。
馮里正辛辛苦苦跑一趟京城當然希望能賺到錢,不管蘇若錦說什么,他都點頭答應,一一照她說的辦。
內山屯有了收入來源,蘇家也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若經營的好,還真是雙贏之事。
馮里正高高興興回老家弄作坊去了,只等作坊弄好就把馮望田叫回去教人做山楂產品。
馮望田很擔心,“二娘子,過了年,這東西還有人要嗎”
“今年你們出來的太晚了,等明年秋天一收好就開始制作販賣,一個冬天就會賣完,根本不會等到年后。”
馮望田無比可惜的嘆氣“要是早遇到二娘子就好子。”
早遇到蘇若錦偷偷一笑,要是早遇到,那可不一定,沒有當家作主的權力,那會拿出十多兩買三兩千斤的山楂。
所以說啊,不管啥事都得看緣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