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時正早上10點,趙瀾與范晏嘉二人一齊到了蘇家。
蘇大郎帶著妹妹弟弟到門口迎接,蘇言禮負手站在廊下等學生到來,一臉溫和笑意。
“瑾之,宴嘉。”
二人紛紛踏上臺階,站到他面前行禮“學生見過博士。”
“天氣涼,快進來吧。”
趙瀾點點頭,示意小廝隨手禮送上,毛丫趕緊伸手接了過來。
趙范二人先到蘇言禮書房坐,他關心的問了問二人在國子監里的學業,“有什么聽不懂的,現在可以問問我。”
老師給你們開小灶。
趙瀾表示沒有。
范宴嘉問了個昨天學堂里學過的知識點,蘇言禮回的極有耐心,掰開了給他分析。
范宴嘉雖走科考之路,但他此刻心思根本不在求教學問上,一門心思在想,怎么沒聞到廚房里的食物香氣,都快到午時了,范家還沒準備飯食嗎
難道要去酒樓
趙瀾看著心不在焉的伴讀,垂下眼皮,嘴角似笑非笑。
廚房里,程迎珍問女兒,“阿錦,小郡王他們都來了,火鍋可以燒起來吧”
都快十一點了,應該可以了,她便讓毛丫趕緊把火爐封口拔開,悶燒的碳火沒一會就燃旺了,沒一會兒,火鍋里的湯汁便開始咕嘟咕嘟冒泡,湯中的食材香氣隨著空氣流動飄向小院四面八方,也鉆進了前來蹭食的二們小公子鼻中,引得他們空腹鳴響。
正在講學問的蘇博士
得了,都餓了,那就去吃吧
范宴嘉歡快的就差一蹦三跳,幸好還記得是客人,壓著興奮的腳步,好奇問道“蘇博士,阿錦燒了什么呀,這么香”
蘇言禮笑道,“等到飯廳你就知道了。”
夫子竟然保秘范宴嘉真沒想到,不過馬上反應過來,三步并兩步,隨即就跨進了飯廳,那高個子丫頭正把兩張有半圓洞的小桌子合并到一起,居然成了一張帶有大洞的大方桌。
只見她又把燒得正旺的火爐挪到桌低,正對著桌洞放好,再把放在一邊的大砂鍋對著洞洞放下去,剛好就在火爐上面。
范宴嘉還可以這樣
火鍋,以鍋為器具,水或湯燒開,來涮煮食物。
古早之前就有一種叫古董羹的大概就是火鍋的起源,因食物投入到沸水中的咕咚響聲而得名。
到了商、周,因是分餐制,出現的單人食溫鼎大概就是火鍋的雛形,是一種可以邊煮邊吃的器皿,內有夾層,將其分為兩部分,上層盛湯放肉,下層置炭火燃料,高度只有十多厘米。當然,這種精致的小火鍋只有王宮貴族才可以享用,普通人是享用不起的。
時間滑到戰國,出現了一種叫鼎鼎的器皿,功能最大的升級是可以調好幾種味,讓每種食物的味道相融合,這樣食材更加鮮美,人們更加享受。
到了漢代,火鍋主體為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小鍋,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已經比較接近現代火鍋了,隨著大漢王朝的不斷西擴,很多食材、香料進入中原,因此,漢代就有火鍋蘸料的吃法,是不是很意外
到宋代,火鍋的吃法其實已經十分常見。民間有暖冬風俗,每到農歷十月初一,時人便舉辦暖爐會。暖爐會上,有的是吃燒烤,有的是吃火鍋。
在南宋林洪所著山家清供中,還記載了吃撥霞供的故事。
此刻,蘇言禮所說的撥霞供也不道是不是這個故事,如果是,那大胤朝的前朝是宋蘇若錦查了資料,也沒查到關于宋的歷史。
算了,管它呢,反正老祖宗就是吃貨,火鍋源遠流長就是了。
火鍋已經準備妥當,配菜也一一上桌,蘇若錦趕緊讓老爹請兩位小客人上桌。
火熱大餐就正式開始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