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昨天下午野了半天,蘇若錦今天倒不想出去。
“阿錦想去哪里?”
“我嘛?”鋪子里的事自有葉懷真打理,父母又帶著弟弟妹妹,蘇若錦倒是難得空閑下來,“逛逛街。”
“我正好無事。”意思是陪你逛逛街。
蘇若錦正要挾水晶蝦餃,聽到這話,抬眼,“你跟我爹一樣請假了?”
“嗯。”
小娘子清澈的雙眼盯著他,趙瀾不知為何有些心虛,不敢對視,垂眼就伸手端起一杯綠茶,低頭抿嘴喝了一小口,茶水入喉,十分香淳,細細品味,齒間回甘,別有一翻滋味,不管剛才吃的是甜的糕點,還是咸的湯包,茶水入口,只余淡淡清香。
怪不得叫早茶,竟如此貼切。
自從去年端午節酒樓吃過飯后,趙瀾幾乎都沒往蘇家蹭過飯,就算過年送節禮也只是讓雙管事過來送,她以為趙瀾領了差事忙起來了。
一個不怎么上學的郡王學生與普通夫子,如果不走動,那么關系會慢慢變淡,蘇若錦以為趙瀾與蘇言禮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每個節禮準時又貴重,在她需要幫助時,又毫不吝嗇,對她似乎比哥哥還要好,好到讓她覺得這個十四歲少年奇奇怪怪的。
難道從中二變成了青春期?
蘇記早餐開業,她又沒請她,他為何要請假過來?還要跟她一起逛街?
蘇若錦總覺得不太對勁,但是說出口的話再收回好像也不太好,逛就逛吧,反正文山街縱橫就兩條主街道,都是一眼就能望到頭的,也要不了多少時間,逛好就回來吃飯。
只要蘇若錦出門,毛丫必定跟上,剛開業,蘇記早茶鋪有點忙,除了四平幫找的兩個女店小二,史大和史小三有點不適應茶餐廳的服務模式,春曉與秋月便幫襯沒跟去逛街。
陽春三月,陽光溫暖,清風正好。
趙瀾與小娘子一道逛街,慢慢悠悠,看她試小吃、鉆書肆,瞄到話本子挑一本在手里看的津津有味,想笑時,突然意識到有人在等她,馬上歉意的笑笑,“不好意思”
“想買”
“不買。”笑話,她才九歲那能看這種言情話本子,蘇若錦趕緊去看文史經集。
趙瀾唇角上揚,默默的跟在她身后。
出了書肆,一時之間,蘇若錦不知逛哪里,無意中,瞄到街頭那個測字先生,順嘴說道,“我請那位測字先生教史家三兄弟識字。”
這事,四平有跟趙瀾說過,他點了下頭,表現聽到。
“要不,我們過去測測字?”蘇若錦嘴上征求趙瀾意見,可話剛說完,小腿拾掇,已經坐到測字先生對面。
莫先生當然認識小東家,笑容淺意,“小東家想測什么?”
“鋪子開業,當然求財,那就測個財字。”蘇若錦一邊說一邊拿筆寫在紙上,她寫的是正楷,工整舒展、清雅秀氣,一看就是小娘子寫的字。
寫完,她把紙轉了個方向,正向朝莫先生。
莫里云看到字,臉色一凝,好像寺廟里的和尚看到香客抽到下下簽一樣,充滿同情想隱瞞,又不能不說的樣子。
“先生,不好嗎?”蘇若錦見他半天不開口,伸手把紙拿起,豎起朝向自己,“財貝才我看著挺好的呀!”她看向不打算拆字的莫先生。
他一副為難無奈的樣子,提醒道:“小娘子最近最好不要隨意出門。”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