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
“今天這節課咱們不上課了。”
一句話把班里的學生們都炸了起來。
“喔喔哦哦”
“老師,要不然別放紀錄片了,放電影吧”
“安靜一下,安靜”老師拍了拍手壓下了學生們的吵鬧之聲。
“今天老師給你們放一部咱們過去的紀錄片,讓你們看一下你爺爺奶奶那時候的生活。”
“我爺爺奶奶只會說他們那會窮,吃不上西瓜,吃西瓜要發燒才給呢,現在他們倆可愛吃西瓜了。”
“我爺爺奶奶說他們吃不上肉,倒是沒說西瓜。”
“那時候好像都挺窮的,我看過動畫片那兔上面都是說吃樹葉子。”
“不是吃樹葉,吃的是野菜”
“不是吃野菜,吃的是土”
老師降下自媒體裝備。
“好了好了,安靜下來,老師給你們放記錄片了。”
一部紀錄片近30分鐘,看得班里的學生們眼眶都紅了。
老師站到講臺上詢問。
“好了,紀錄片也看完了,我想問問同學們,這個紀錄片好看嗎”
“老師,這個紀錄片我看過,前幾天電視上播過。”
“老師我也看過,我在網上看見的,全網播放量可高了,我還看到了魯光啟今年在實驗室的照片。”
“還有我,我是在爸爸的手機上跟他一起看的。”
老師又問了一句“很好,那同學們對哪個人的印象最深呢”
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喊出裝進心口的名字。
“魯光啟”
“趙耀年”
“方知問”
“好,都很好。”老師高興的壓了壓手。
“大家”
“我知道,這些名字你們可能很快的都會忘掉,但我希望同學們能知道這些人的付出,能夠知道我們的國家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在幾十年前就為我們付出過。”
“我只盼當你們在別處看到這件事的時候,能想起他們,今天我就不留作業了。”
一還個孩子眨巴的眼睛,舉起手來。
“不老師,你應該留你不留我們印象不深刻。”
“不用了,這件事本來是件高興的事,老師不想讓你們把這件事連接到作業上。”
某高中部,高三某班級。
“看完了吧我收留著有份資料給你們,學習委員發下去。”
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老師望著講臺下那幾十個個學生。
“這就是新聞熱點,這種新聞熱點高考中最愛出現。”
“它可能出現在語文、政治、歷史等文科卷子上,也可能出現在物理化學這樣的理科卷子上。”
“你們好好背一下,等到今年高考初的時候,這就是白給的分。”
高一高二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