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太陽升至半空,從翠綠的枝頭移到茶肆的屋頂時,飯已經全部蒸好了。
文舒和趙娘子將茶肆里的桌子只留下一張,其它的悉數抬到門口排成一排。六張桌子,兩張放著尋常米飯,三張放著蒗草水和果實做的米飯,剩下的一張則放著一摞洗凈的荷葉。
這些荷葉是早上文舒順路摘得,考慮到有些過路人可能沒有帶盛裝的東西,荷葉輕巧又能裝,重點是不花錢,便順路擼了好些。
方才已經讓用清水洗過了,現在只需鋪開,稍微晾曬一下就好。
“怎么這兩屜格外香。”趙娘子一邊鋪荷葉,一邊看向最后一張桌子。
那張桌上只放了兩層蒸籠,此時正散發著一股說不上來的香氣,不是米香,也不是草木香。
“果子的味。”文舒笑笑,上前揭開籠蓋,望著里頭用蒗草果實蒸的米飯,扇了扇熱氣,“這飯吃了對孩子好,嫂子趕緊拿碗來,盛碗給狗蛋吃。”
“真的”一聽這話,趙娘子提腳就往后頭,那叫一個干脆,一點細問詳情的意思都沒有。
還問什么,小東家這么說,定然錯不了。
她去后頭拿碗的功夫,官道上的行人也被這股香氣吸引,皆停下來,好奇的打聽。
“小娘子,你這米飯真的免費送啊”一位文士打扮的問道。
“當然”文舒戴著桃花帷帽站在桌案前,笑盈盈道“不過每人只能打一份哦。”想到飯的功效,她臨時加了一問,“這飯吃了對孩子好,家里有孩子的盡量都給孩子吃。”
“還有這說法。”那人好奇湊了過來,打量蒸籠里的米飯,皺眉道“真的假的這里頭都加了什么呀,怎么顏色都不一樣”
文舒頓了一下,斟酌道“一些補身益氣的藥材,官人可要打一份”
那人猶豫了一下,搖搖頭,“我此行要進城采買東西,現在打了也不方便拿,還是回程的時侯再來吧。”
其實心里想的是,這奇奇怪怪的飯也不知道會不會吃出問題,還是先看看,要是待會回來打的人很多,再打不遲。
文舒也沒勉強,她分送百家飯不過是想結個善緣,萬沒有勸人打的。
聽了那人的話,許多行人也跟著點頭,大多都決定先等等,回程的時侯再說。只有一位老伯,怕回來晚飯送沒了,想要現在打。
只是看了看周身,不好意思的搓著手道“小娘子善心,老漢倒是想打一份,只是出門沒帶盛裝的東西”
“無妨,有這個。”文舒拿過一旁的荷葉,晃了晃。
老伯連連點頭,“要得,要得。”
“不知翁翁想要哪個”文舒指著面前的一排蒸籠問。
老伯打量了片刻道“有什么區別嗎”
“翁翁家可有孩子”
“有,有一個小孫子。”
“多大了”
“三歲。”
“那打這個吧。”文舒走到用蒗草果實蒸的飯,利落的舀了一勺飯。
她想,那只虛弱的“病”雞吃了這飯都沒什么事,并且好轉了不小,想來對小孩子應該更沒妨礙,效果也更好。
“翁翁拿好。”她將荷葉包好遞給老伯。
“謝謝小娘子。”老伯接過后連聲道謝。
這時趙娘子也拿著碗出來了,文舒給她打了一碗果實蒸的飯,趙娘子道了聲謝,就開始喂一旁的狗蛋。
飯還有些燙,趙娘子怕燙著狗蛋,便小心的吹著去,狗蛋卻被香味勾引的遭不住,直嚷著“娘,好香,好香,要吃,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