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當即找來兄長商量。
王郎君疼愛妹妹,再加上本身已經有了一個兒子,所以答應的很痛快。
再者,當時的書生已經是臨安知府,未來官途不可限量,兒子換給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二人一拍即合,當即約定,王娘子生產當晚,兄長先抱著侄子在府外等侯,待她腹中孩子娩出,再由仆婦帶出去交換。
看似一切都計劃的很好,但他們卻估了一個人,王家嫂子
因為事關隱秘,此事王娘子并未與她嫂子商量,只偷偷的與她兄長說了,并讓兄長去做嫂子的工作。
而王家兄長怕妻子不同意,更怕此時說出去妻子橫生事端,便想著先瞞著,待孩子換了之后,再好好安撫。
到時木已成舟,他再說明好處,妻子定然會同意。
卻不想,王家嫂子得知孩子被換了后,氣怒之下,直接命令仆婦將孩子抱出府扔掉。彼時王郎君正在外應酬,并不知曉。
待他回府發現時,孩子已經被仆婦扔了。
王郎君嚇得不行,一邊命仆婦趕緊將孩子找回來,一邊安撫妻子,向她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
作為母親,王家嫂子并不貪圖知府家的榮華,也并不想將孩子換出去。可此時木已成舟,就如夫君所說,現在自己的孩子在別人手里,若讓小姑子知道,自己把她的孩子扔了,只怕她的孩子也不會好過。
只能認了此事,讓仆婦去將孩子找回來。
奈何仆婦此去,卻并未尋回孩子。
那時又逢附近州縣發大水,城中涌進了許多難民,缺衣少食的情況下,王郎君根本不敢想,那孩子遭遇了什么。
更不敢對妹妹妹夫上報,只能瞞著。
因為一旦報上去,就是結恩不成,反成仇,他們一介商家,哪敢得罪前途無量的官門妹夫。
又找了兩日,無果后,二人只能商量再找一個孩子頂替。
恰巧家里有一仆婦剛生了孩子,也是個女孩,二人便商量,若是妹妹來看孩子,就把此孩子拿出去交差。
剛開始孩子還小,長的都差不多,只要他們畫上胎記,基本上就能糊弄過去。
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相貌逐漸長開,兩夫妻發現,孩子與妹妹妹夫長得完全不一樣,不禁發了慌。
這要是哪日接去一看,豈不是要露陷便又連思對策。
可要找相貌相似的孩子何其難,特別是他那妹夫長相不俗,想要找個跟他差不多的孩子比登天還難。
像不了妹夫,那就只能像妹妹了。
這時,王郎君支支吾吾的說,他在外頭有一外室,生了一女,樣貌與妹妹有幾分相似。
初聽時王家嫂子震驚當場,與王郎君撕打一番后,還是接受了現實,將那女孩接進了府。
這一切,隨著夫君調任在外的王娘子毫不知情,她只在孩子兩個月的時侯見過一面。
再見時,已是在京中穩定下來,孩子也已經有七歲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