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卒接道,你如果想得透,還應該感謝那個殺死你的歹徒。為什么呢因為你的脾氣壞,火氣大,遲早會犯事,甚至會犯大事,成為罪人。
這我相信。鮑烈興聽明白了一點,又聽鬼吏繼續說,你想一想,那次在車上你見義勇為地挺身而出,搭救了那個婦女,不顧個人安危,自己受挫了,應該稱得上英雄,陽世的各大媒體也會報道你的事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是我作一個假設,假如那次那個歹徒沒有捅死你,你受點輕傷,稍作治療,好好地活下來了,活下來的你能保證今后永遠遇不到不順心的事嗎
不能保證。鮑烈興回答。
既然不能保證,你就一定會有因遇到不順心的事而發火的時候,一旦發火你會胡作非為,胡作非為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可能把人打傷,也可能你被人打傷康復后伺機報復,甚至犯罪,盡管你以前見義勇為舍身搭救孕婦成為社會贊美的英雄,可是一旦犯罪,僅僅在那之后犯過一次罪,你在人們心目中的好形象就會崩潰,而成為被詬病的狗熊。
那當然不錯。鮑烈興認同這個觀點。
正由于這個原因,你相反還應該感謝那個殺死你的歹徒,假如他沒有殺死你,你以后死亡了,到陰間來可能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魂,罪魂是要下地獄的,下地獄的罪魂即使投生也會失去人身,要么投生餓鬼道,要么投生畜生道,人道是無緣的。
鬼卒引領著他在冥府過道上漫步行走,還繼續與他講道理,正因為那個歹徒在你見義勇為的時候殺死了你,就成全了你的善舉,你到陰間來就不再是罪魂,而是作為善靈看待,自然就可享受再次投生人身的待遇,你說是不是
鮑烈興哈哈一笑,望著
鬼卒說,聽神君這么一講,我茅塞頓開,我想還真該感謝那個殺死我的歹徒。
鬼卒接過話茬,當然感謝倒不必,歹徒畢竟是歹徒,他的出發點并不是想成全你,并不是想幫你。你開悟了就要理解他,不要仇恨他就行,你們之間生生世世所結的積怨就可以得到化解。
不久,鮑烈興被送往轉輪王殿領投生帖,繼而投生在南瞻部州東土國一個軍人家庭,取名胡干士,由于家庭條件優越,養成了他張揚的性格,也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從不壓抑自己。
這樣有好有壞。說好嘛,行事把握一個度,張揚得恰到好處,自然安泰;說壞嘛,行事把握不了分寸,張揚得逆天悖道,就會出問題。
胡干士16歲那年,正遇上國家方興未艾的政治運動,學校罷課,經常組織游行,往往從地方上揪出一個所謂的壞分子,讓其頭上扣著高而尖的紙糊的篾帽,脖子上掛著黑牌,到處游斗。游斗的對象也不管你年齡有多大,只要你有所謂的歷史問題就脫不了干系。
那次,學校激進分子抓住一個80歲的老人吳媽批斗,原因是有人舉報她的兒子是一名叛逃海外的軍官,也就是東土國的敵人,東土國拿她的兒子沒轍,就讓她代為兒子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