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寒戰的熱映,繡春刀的票房持續走低,等到20號,好萊塢災難大片2012上映,更是跌到日票房不足100萬。
同期上行的太極2就更慘,排片被擠壓干凈,票房更是跌到個位數。
而好朋友李縣的電影萬箭穿心甚至成為雙無電影,無排片、無票房,怎一個慘字了得。
影院就是這么現實,能給他帶來利益,就給你多拍片,不能吸引觀眾進場觀影,那就只能給你下架了。
即使是礙于面子或者事先的約定必須保留一定的排片,給你安排個午夜場,你看有沒有人看。
萬箭穿心現在就是這么個狀況,人家大熱的影片一場上座率能有個40到50。
給你排片一場就進來3、5個人,這不耽誤我們掙錢么。
好電影又怎么樣,影院是做生意的,又不是做慈善的。
截止到繡春刀下映,共上映31天,全國總票房2268億人民幣。
太極2全國報收9462萬,比原時空少了近2000萬的票房。
萬箭穿心則是提前被下架了,上映期間總票房只有2491萬人民幣。
其導演王競還是電影學院的教授,王導演這次電影后想要再拍攝電影,拉投資是個難題了。
同為電影學院出身的路洋,此時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電話都被打爆了,多家影視公司找他,希望他能成為自家公司的導演,退而求其次也想得到他以后拍攝電影的投資份額,或者能夠邀請他來指導自家的影片。
雖然說顧衛作為男主角在曝光量上要比路洋強,但是在圈里的名聲就遠遠不如了。
他只是個演員,而路洋卻是導演。
在娛樂圈,別看最有名的,國民度高的都是那些大明星、演員。
但是就地位來說比大導演差遠了。
這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演員再火,也要通過演戲來增加曝光,來提升自己的地位。是一直需要資源的。
而導演是資源的供給人,是影視資源的生產者。
說白了,明星得求著導演。當然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但大體上是這樣的。
而且導演還是能夠直接為影視公司帶來利益的人。
舉個例子,華藝一度是中國民營電影公司的老大,這么多年以來它也經歷過很多的風風雨雨,王景花帶著一眾演員出走那次,差點就把華藝掏空。
然而它依然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靠的不過就是馮曉鋼這個大導演罷了。
繡春刀大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導演路洋了。
11月末,中影組織了電影的慶功宴。
邀請了繡春刀的所有主要演職人員,還有一些在宣發時出了力的媒體朋友。
顧衛到現場的時候張天艾已經在那了,今天她穿的是顧衛給她買的那身淺色禮服,露在外面的皮膚雪白透亮,仿佛在發光一樣。
手上帶著寶石藍色的卡地亞藍氣球,氣質更顯優雅。
看到顧衛,張天艾踱步走了過來。
“你今天很美。”顧衛看了看她,微笑著贊美道。
“謝謝,最近還好么”張天艾問
“還好,忙完電影的事,我也閑下來,在學校上上課,沖沖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