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hd區紫竹院路香格里拉酒店。
【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45億,劇組在這里舉行了慶功宴。
這次慶功宴并沒有邀請記者,不對外,純粹的是幾家出品方召集【流浪地球2】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內部慶祝一下,順便再發個大紅包。
【流浪地球2】的總票房雖然沒能超過第一部,但也拿到了45億的好成績。
以6億投資來算,制片方除去成本有9億人民幣的純利潤,大賺特賺。
按照第二部的投資份額,這九個億里【中影】、【衛明天下】分別占30%。
這倆是最早的投資方,第一部的4.5個億投資就是兩家掏的錢,【流浪地球】系列電影的版權也握在兩家公司手里。
然后是郭番的【郭番影業】和吳景的【登峰國際】,分別占了20%和10%。
一個是導演,一個是主要演員,在電影的拍攝方面都無可替代。
他們的份額里還包含了導演和演員片酬。
剩下的10%分給了二十多家聯合出品方,以保證電影上映后的排片以及宣傳。
“郭導,【流浪地球2】拍的太好了,再接再礪,希望第三部的質量能更上一層樓,也希望咱們國產科幻電影能夠越來越好!”
慶功宴的主桌自然是跟電影相關的一眾大佬。
【中影】的傅若青傅董、【衛明天下】的顧衛、幾位其他出品公司的老總、郭番、吳景。
唯一單純以演員身份坐在這的只有劉德樺。
演員們像張天艾、沙億、熱芭等人都坐在另一桌。
傅董說話官腔很重,不過沒人覺得有問題。
中影在電影圈就是半個官方,從韓三平到喇培康再到現在的傅董,對國內電影行業一直秉承著扶持的態度。
除了當年狂妄自大的張衛平,電影行業大部分人對中影都有一定的好感。
就顧衛的感受來說,當初韓董更加激進,不斷地扶持新人扶著新電影,一心要把國產電影和國內的電影市場做起來。
他后面的兩位董事長則更加佛系一些,不會主動的做太多事,更多的是站在一個公立的角度來平衡市場和各大影視公司。
不過,誰要有什么困難找上中影,能解決的都會幫忙解決。
這其實也跟時代有關。
韓三平那時候,中國電影還很落后,國內電影市場里國產電影更是被好萊塢大片壓著打。
等到后面兩位上任,尤其是現在傅董任期,國內電影市場被充分開發不遜色北美市場,國產電影也大片迭出,幾十億票房的比比皆是,這時候自然不需要做太多,以免有跟民企爭利的嫌疑。
以中影的視角,并不在乎一兩部電影的盈虧,哪怕賺再多錢也到不了董事長個人的口袋。
跟政府官員一樣,他們看的是政績,是中國電影市場整體的發展。
“都是大家的功勞,多虧各位老總的幫助和扶持,劇組的工作人員辛苦付出,演員們認真拍攝,最后才能不辜負觀眾的期望.”
郭番一番話說的很有水平。
不要覺得他是理工男,人家情商比一般人高多了。
從當初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導演接下中影數億投資的科幻大制作,然后協調【流浪地球】這么個龐大的劇組正常運轉,郭番的情商和口才在娛樂圈也是數一數二的。
也就是因為顧衛的出現,讓【流浪地球】系列從開始就不缺錢,原時空他可是靠著一張嘴就忽悠吳景自掏6000萬的“賽博魅魔”。
“說到扶持,我有些慚愧,春節檔中影沒能幫上【流浪地球2】多少忙,能有現在的成績還要多謝顧總!”
傅若青說的大家都明白。
作為【流浪地球2】最大的投資方和出品方,中影在春節檔并沒有幫上【流浪地球2】多少,因為中影同時也是【滿江紅】的主要出品方之一。
所以在春節檔兩部電影的宣傳和排片方面,中影只能盡量一碗水端平。
顧衛笑了笑,舉起杯:“傅董太客氣了。
中影不是沒有扶持,只不過著眼點是整個國內電影市場。
我當的第一部電影【繡春刀】,就是在中影的幫助下拍攝完成的。
這么多年以來處處都能感受到中影的幫助。
光線的老王,博納的于總,包括在座的各位,大家這些年來多多少少都受過中影的幫扶”
他說完其他老總紛紛附和,大家端起酒杯一起敬了傅若青一杯。
顧衛說這話一點沒錯,國內大的電影制片公司,在早期多多少少都有些政府方面的關系。
王常田原本是京城電視臺的節目策劃,于東是北影廠出身,大家公司剛剛起步的時候基本都拿到過老東家的資源扶持。
喝完酒又有其他出品人問起【流浪地球3】什么時候能拍。
郭番猶豫了一下:“其實在拍第二部的時候第三部的劇本就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