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件事情也就這樣告一段落了,雖然說皇太極非常的氣憤,但是也無可奈何。鰲拜損失了15,000人的兵馬,再集合一隊人過去,如果再失敗的話,那他這皇位都不放保了。
皇太極倒是想拍多鐸和多爾袞去,但是這兩個人也是不說話,根本就不上他的套,明知道可能是一個龍潭虎穴,誰愿意往里面闖呢。
而這次的事件對于多鐸和多爾袞兩個人沒有壞處,只有好處。相當于他們的實力更大了,能和皇太極去分庭抗禮了。只是說更多的人是支持皇太極罷了,他們也沒有什么動手的意思,只是讓他們更加安全罷了。
另一個就是他們見識到了遵化城那邊強大的戰斗力,如果說不是太必要的話,他們絕對不會再去遵化那邊去戰斗,盡量的還是讓皇太極的人馬去,這也算是保存實力一個方法。
而就這樣范文程回到家里以后收拾一下行李,就在韃子的保護之下前往遵化城。
而另一邊京城,崇禎皇帝的書房里面,崇禎看到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之后,一臉不可置信,等反復確認之后,然后就哈哈的大笑起來。
“韃子也有今天啊,遵化這仗打的實在是太好了,沒有想到李宇這么厲害。
15,000人軍隊,還有5000個真韃子,說全殲就全殲了。
如果我大明的所有軍隊都像李宇這樣的話。那還有韃子什么事。肯定能夠讓我們大明永存萬世。”崇禎在書房里哈哈大笑起來。
而王承恩在一旁陪笑,他也知道此時是崇禎這些天以來最爽快的一天了。因為自從從他登基以來,就沒有遇見過幾件好事,每次都是被韃子騷擾或者是戰敗,這個時候有著這樣巨大的勝利,讓崇禎不開心才難怪呢。
“皇上,這個李宇做的非常好,他們兩個人配合著。讓馮志遠去投靠韃子,然后設下埋伏,一舉將他們2000個韃子坑殺,后續又派兵出戰,全殲了所有的韃子。
這樣看來李宇真的是有勇有謀,而王信和馮志遠也該嘉獎,只是說馮志遠現在已經被韃子殺死了,是不是應該追封一下。”王承恩在旁邊說道。
本來以為遵化城守不住了,誰知道人家能夠打這么漂亮的勝仗。
“你說的對,李宇確實是值得封賞,明天討論一下給他升一個將軍,讓他統帥更多的兵吧,到時候我們就不怕任何韃子。”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至于說那個馮志遠,隨便封賞一下就好了,別人不知道的,我還不知道那是個什么人物嗎
原來的馮志遠就是貪生怕死,當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把他調到遵化當知縣的。
名義上說是他投靠韃子是虛以委蛇,我看他是真的是投靠了韃子,只是說被李宇給破獲了情報,才設下了這個陷阱罷了。
李宇借刀殺人這招玩的可真溜。從李宇的情況上也知道這兩個人不對付,他們怎么可能一塊去共同應對韃子呢,這只是李宇說給外人聽的而已。”崇禎不屑的說道。
對于李宇這樣的手段,他看的一清二楚,只是說他也不得不佩服你,即使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手段,而且也都知道他是為了坑殺馮志遠,但是大家卻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首先這件事情確實是把馮志遠捧到一個英雄的地位,沒有對馮志遠進行任何名譽上的敗壞。
如果說他直接說馮志遠是漢奸的話,那他需要拿出任何非常多的證據來,才能夠將馮志遠給殺了。
但是他沒有這么做,而且把他捧得高高的,卻讓韃子和馮志遠之間生了嫌隙。到最后還是韃子動的手,這樣就和李宇沒有任何關系了。
從這一點看來這個借刀殺人的手法用的實在是太好,即使做了,但是大家沒話可說,也不能夠去怪罪李宇,都不能夠說。
李宇贊一下馮志遠有錯嗎要是那樣的話,估計還不被大家噴死嘛。這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誰也都破解不了的。
那皇上這樣看來的話,李宇這個人心思實在是太深了,這么聰明,而且還有懂得用兵,這樣的話他會不會做大又成為一個威脅。
要知道當時趙公公前去宣旨的時候,他根本就不下跪,也就是說他并不敬皇權,對于皇上也沒有特別大的尊重。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請,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