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張洲都不得不佩服,李宇為了斂財都做到這種地步。
如果真的是按照李宇這個方法做的話,說不定他一下子就能夠超越范家成為第一大富商。
“這個事情我還真的不知道,但是聽你的描述,就是他已經違反了我們制定的相關的制度,所以才被扣押的財產。
不過張大人,我之所以制定這樣的制度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如果說我們大家都知道韃子來了,大家都跑出去,然后將物資都帶走了,我們張家口可就成了一座空城。
剩下的人還怎么去和韃子戰斗。所以在我看來,進來可以,但是想出去就不行,除非等到韃子被打退了之后,這也算是戰時條例吧。
希望張大人能夠理解。”李宇對著張洲解釋的說道。
他還真的沒有想到第1個撞上來的居然是張洲的弟弟,但是想一想也就了然。
畢竟別人在自己制定這樣的制度之后肯定不敢去嘗試,而張泰仗著是張洲的弟弟,則是非常的囂張,認為不能夠讓他怎么樣,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這樣說來張泰其實也是自作自受。
“李將軍,你的說法我也能夠接受,但是張泰畢竟是我的弟弟。還是希望你能夠網開一面。”張洲聽了李宇的話之后,知道從根本解決是沒有辦法了,只能夠希望李宇麥給自己一個面子。
誰讓自己都答應張泰了,如果解決不了的話,那他太就太丟人了。
“張大人,按理來說我該給你這個面子,畢竟我們后續還要經常合作。
但是如果我今天給你這個面子。剩下的事情就不太好執行了,別人都會認為我李宇欺軟怕硬。
既然是制度所有的人都需要遵守,哪怕是你的弟弟。”李宇對張洲說道。
在他想來,如果張洲的弟弟現在被扣押了財產呢,他正好是殺雞儆猴的那只雞。
這樣剩下的人當然不敢亂動了,但是如果自己免除了對張泰的懲罰呢,接下來剩下的那些人都會憑借著關系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繞過整個制度呢,自己制定這樣的制度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畢竟到時候他們再找過來。來的時候自己是只給張洲面子,不給其他人面子。
那到時候其他的人對自己這個就是心生不滿了,還不如直接一刀切呢。
而張洲聽了李宇的話之后再顯得有些氣憤,自己都這樣說了,難道自己一個知縣的面子就這么不值錢嘛。
看起來李宇也沒有多重視自己,只是說自己回去之后,這件事情也會很快被傳播。
自己找李宇求情卻被拒絕,丟失顏面后續別人更加不會給他這個知縣面子了。
“那既然這樣的話,我就不打擾了,李大人,你繼續忙吧。”張洲雖然生氣,但是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除非他能夠參李宇一本,將李宇調走。
但是現在朝廷還指著李宇去抵抗韃子呢,怎么會去將李宇給調走。
至于自己的話,那如果有機會的話是給李宇找點麻煩。誰讓他不給自己面子的。
“張大人,你別著急,我話還沒有說完你就著急要走。
你弟弟張泰的財產既然被扣押了,那肯定不能夠全額的給你退回去,我可以給你頒布一個數量,然后要扣除30的財產,其他的剩余的那些都給你退回去。
但是像糧食還有天氣鹽之類的物資,則不允許外往外運,這些是在戰場上必須用到的。希望你能夠理解。
還有就是其他的人如果想出城的話,首先就上交30的財產。然后我會給開出相應的收據,按照對應的比例可以允許帶著剩下的按財產離開。
我們需要一視同仁嘛,現在我想想原來的制度確實是太嚴格了,如果按照扣除80的話呢,就是相當于可能將這些富戶們都困死在城里面,這對大家也不公平。
他們賺來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但是現在我們家要應對韃子,沒錢的可以出力,有錢的當然是要出錢了。
我如果說募捐的話,可能也捐不出特別多的錢呢,只能夠用這樣的方法了。”李宇對著張洲說道。
就像李宇所說的,如果他們去募捐的話,每個人能夠給幾千兩或者上萬兩銀子已經不錯了,根本不可能捐出這么一大筆財富。
而現在李宇按照這個方式執行,都不用去求這些富商。只要是他們想帶著財產離開,那就必須交這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