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皇上的圣旨還沒有下達,李宇短期內估計也不會降價。
當然他們想要在圣旨到陜西的那一刻狠狠的撈一筆。
李宇沒有被懲罰,魏藻徳本來還是非常生氣的。
因為這一次他沒有扳倒李宇,這可是確鑿的證據,說明崇禎還是比較向著李宇的,他當然還是非常不甘心。
不過轉念一下,如果能夠賺一筆錢的話,他當然也是來者不拒。
然后也吩咐自家的人去往長安運糧。一時間大家下朝之后,別的事情都沒有做,開始紛紛的去讓人往長安運糧食。
不管是從南方買。還是從別處收起來的糧食,全都是往長安。
現在長安的糧價是最高的呢。
而此時的李宇也接到了皇上的第1個圣旨,就是封李宇為國公。
這樣一個圣旨讓整個將軍府里面都開心起來。最起碼現在李宇有了爵位,只是李宇對這個其實并不是特別在乎。
即使他不是國公,或者不是陜西總督又怎么樣。
別人根本不敢去對付他,就憑他立足的,還是靠著自己手下的士兵。
只有自己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而陜西總督和國公這個稱呼確實能夠讓他名正言順的去招兵,讓百姓們去認可他,也算是一件意外之喜吧。
送走了宣旨的人之后,李宇則把張岱交叫了過來。
“好了,張岱,事情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發酵。也是到了收網的時候了。再發展下去的話,那些百姓們可真的是把我給恨死了。”李宇對著張岱說道。
現在他知道無論是現在長安城的糧食還是正在往長安運輸的,這些糧食都足夠長安接下來幾年的存糧了。
再折騰下去的話,可能就會給大明別處造成糧慌,即使是他們這樣,導致了別處的糧價已經上漲了好幾成。
“好的,我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了。”張岱領命去之后,然后就喊著李巖兩個人去布置了一下。
第2天長安城外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車隊。打著遵化的名義往長安這邊運糧。
車隊非常的龐大,運糧的隊伍連綿不絕,就這樣這支隊伍走進了長安城,引得附近的百姓紛紛觀看。
這段時間以來到處都是往長安運糧食的人。他們已經見怪不怪。
但是這么大的車隊他們還是第1次見,不過雖然糧食多了,但是由于糧價太高的原因,大部分的人還都是處于官府的接濟中,只有一部分有錢的人才會買這么高價的糧食。
所以以至于這些人雖然一糧食用過來了,但是出售的并不是特別多,他們也突然感覺可能可能是一個圈套,但糧食已經運來了也沒有辦法。
以至于現在的糧價已經降到了8兩,但是出手還不是那么容易。
而這么大一支糧隊的到來,就讓這些人心中有些敵意,同時心中感覺到壞了,看起來糧價就要往下跌了。
不過雖然他們差了很多,而運送隊伍的人,其實大家也認識,他們打著遵化的旗號,肯定是李宇的隊伍嘛。
不過他們的擔心倒不是別的,畢竟糧價的上漲就是由李宇推起來的嘛。自己這些人把糧食運過來,可能也算是搶了李宇的份了,他們還要擔心李宇的報復呢。
不過好在李宇沒有動手,也讓他們更加的放肆起來,更大批量的往這里運糧食。
而現在李宇運糧過來,估計也想繼續分一杯羹吧。
而在運送的過程中,一袋兒糧食不小心從馬車上掉了下來,而糧袋的口也被摔賴,大批的糧食被撒在了地上。
附近觀看的百姓們想上前去搶一下,不過最終還是忍住了這樣的誘惑。
畢竟李宇的糧食沒有一個人敢搶的,而這也印證了這車隊它就是糧食。
李宇肯定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很多人默默心里想著。其實是買別人的糧食也絕對不會去買李宇的糧食,因為造成現在這個局面的人就是李宇。
而一天的表演之后張岱他們感覺氛圍也差不多了。
翌日,大家再去看官府的糧店買糧的時候,突然發現所有的糧價又變成了一兩銀子。
這一下突然的變化讓大家措手不及。
“掌柜的,你是不是寫錯了前兩天不是十兩銀子嗎怎么突然又變成一兩銀子了”一個買米的百姓看到糧價之后,上前詢問道。
這個是官府的糧店,所以他們對于這樣的糧價還是存在著疑惑的。
不是說李宇為了撈錢,在這發國難財,才提升到糧價的嘛。他怎么會好心降到一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