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三桂這一邊見到豪格之后,也對他進行了熱情的招待。
這次他也知道豪格去大明的目的是想要和大明停戰的。
崇禎返回來的信息是他們和談已經非常成功了,這導致了現在他看豪格其實還是有些矛盾的。
畢竟他是仗著和韃子之間的戰斗起家的,而它的作用也是防備這些韃子。
如果雙方沒有了戰斗之后,它的作用也就沒有那么大了。
但是他也知道韃子狼子野心,雖然不知道為什么會能夠忽悠眾人同意雙方罷兵。
但是從這里也能夠看出來韃子確實是有一套的。不過他也不相信崇禎就會把他們這邊軍給撤銷了。
更何況現在他的實力也并不是崇禎說撤就能撤得了。
如果說因為這次和談之后,崇禎想要把他們這里軍隊裁撤一部分的話呢,那吳三桂只能夠和韃子去開戰了。
其實是韃子不想開戰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要是自己進行偷襲,韃子也是忍不了的。
所以他也有應對的辦法,不過現在還沒有到那一步。
而豪格看起來也不是那么易與之輩。
“吳大人,我們剛和你們朝廷和談了,你在這里的軍隊也沒有那么必要了,希望我們以后能夠好好相處。
我們以后也不會再打擾到你們的邊境了。這一次對我們雙方可都是非常有利的。”豪格對著吳三桂說道。
當然了,他也只是例行的一些沒話找話,同時告訴吳三桂自己這次確實沒有任何惡意。
“但愿是這樣吧。希望你們韃子能夠遵守這條約定,不要像以前似的隨意的撕毀約定。
這樣一來我們的戰士也少傷亡一些,和平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吳三桂對著豪格說道。
雖然心里面不太愿意,但是他嘴上還是對和平抱有了非常大的期待。
首先就是吳三桂手中這些兵力越來越強大的原因,就是韃子對他們大明的威脅越來越大。
使得他必須有足夠的兵力才能夠保證邊境的安全,而這樣一來使得他權力也越來越大。
甚至說如果說他反叛大明的話,大明那邊兒也沒對他沒有好辦法。
如果崇禎全力圍剿吳三桂,估計雙方也是會兩敗俱傷,大明也會考慮一下的。
另一個就是他對于韃子的狼子野心,一點兒都不會小覷。
要知道以前韃子并不是沒有和大明牽簽訂過什么條約,但是那些條約在真正拳頭面前不堪一擊。
當時韃子說撕毀就撕毀。所以在吳三桂看來,最主要的其實還是自己的實力問題。
如果自己實力強大了,那些韃子根本就不敢入侵大明。
大不了,他們想要入侵大明的時候全力的反擊回去,這才是最重要的做法。
自身強大,那別人才不敢對你有任何的覬覦。
但是現在這樣的條約卻沒有任何的用處,只能夠說服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