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李宇找他們事情的時候,首先要處理的肯定就是侯方域了,他們后面這些人可是沒有太大的關系。
所以說金陵的權貴也非常的積極,在兩者心意相通的情況下。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了。
而侯方域一上臺也是在東林黨中獲取了巨大的聲望,這些人也更加支持侯方域。
雖然說那些金陵權貴有些不屑,但是其實心中還是有些羨慕的。
他們如果說能夠走上這一步的話,能夠獲得巨大的收益,但是他們卻不敢去這樣做。
因為如果說倒霉的話,首先倒霉的就是他們,畢竟現在金陵的局勢錯綜復雜,不像原來只有魏國公一家獨大。
他們只要是低調就行了,現在的情況是投靠朝廷那邊不行,投靠李宇也不行,所以他們只能夠去左右逢源。不歸服到任何一面。
要不然最后他們會被吃的渣都不剩,這也是他們把侯方域挑選出來的一個原因。
侯方域本身就和朝廷那邊有矛盾,再加上上次李宇對東林黨的打壓,所以說對于李宇他肯定也沒有任何的好感。
而那些東林黨則對于李宇其實心中還有痛恨,如果不是李宇的話,他們也不至于淪落成這個樣子。
而且他們會更多的權利,所以對于李宇他們也是非常排斥的,這樣一來侯方域走上去也就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張岱把眾人召集起來之后,看到眾人已經落座,也和大家寒暄了一次。
現場的情況就是這樣,現在李宇雖然占據著大部分的權利,但是畢竟他們是新來的,對于金陵的熟悉程度也并不高,所以只能夠慢慢的去培養自己的人。
而另一邊則是魏藻德的帶來的這些人,他們由于是官場油條,拉攏人還有一套,所以他們很快的也就在金陵站站穩腳跟。
畢竟金陵里面很多官員也都是大明的人,這樣一來的話。他們拉攏那些人也是輕而易舉的。
第3個就是侯方域為代表的金陵權貴,本來他們手下還是有一大批人的,但是因為有魏國公的原因,很多人怕牽連,所以就投靠到了魏藻德,他們知道投靠李宇的話是沒有任何好果子吃的,所以只能夠選擇一個比較中立的。
“各位,大家也都到齊了,我也在這里感謝各位百忙之中能夠來參加我開的這次會議。
這次會議很重要的,是討論關于金陵的發展和稅收的問題。”張岱對著眾人說道。
要知道他已經通過制定相應的稅收策略,可使得他們那里百姓們富足,而且還收到了大量的稅收,他想把自己在川省那邊的經驗全部用到金陵這邊。
要知道金陵這邊的富裕可是比他們那邊強很多,也比他們那里繁榮更多,相對京城那邊來說,這里可是真正的經濟中心。
如果說按照川省那里稅收來的話,那么稅收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無論是朝廷還是自己這邊,肯定就不會再缺錢了。
不過如果說要把這件事推行下去的話,那肯定是非常的困難。
本來張岱想強行的推行下去,他也找過李宇,但是李宇說這件事情都由他自己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