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還被分配方案給提了出來,也算是最后利益的分配,軍事防御的話,當然是直接給到李宇,這就是偷換一個名詞概念罷了。
畢竟他們打下金陵了,如果說不撈一點錢財用于他們的軍事的話,那么總不能夠白白的給別人打工吧。
張岱這也是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接下來就看魏藻德和侯方域他們這個人的態度了。
要知道張岱居然拿出13給到崇禎的話,那也就相當于是在拉攏魏藻德同意自己的意見,這樣他們如果說雙方同意的話,即使是侯方域有相反的意見,他也只能夠忍下。
“張大人,官是官,民是民,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而言。
如果說按照張大人你這樣的稅收方案執行的話,那么現在整個金陵這里將近要多付出13的稅收。
這樣一來的話,不就是與民爭利嗎皇上一直勤政愛民,怎么會做出這些與民爭利的事情。
百姓們根本就非常辛苦了,如果說他們做點小買賣的話,還要更高的稅收,雖然說我們收到的錢更多了,但是百姓們應該更加辛苦。
他們也就更加活不下去。就像張大人你剛說的別的地方的百姓都揭竿起義,那到最后金凌是不是也會成為這樣的地方。
所以我絕對不同意張大人你所說的這個稅收方案。”侯方域對著張岱反駁的說道。
他明白張岱這樣實行的政策之后,原來他們想逃避的那些稅收肯定逃避不了了,而且還有就是官紳一體納糧。
他們當官為的不就是升官發財嗎如果說士紳沒有了這項福利之后,那他們怎么樣體面的生活。
他們士紳們和那些普通的百姓一模一樣,應該也要分成三六九等,如果讓他們和普通的百姓都一樣的話,怎么體現出他們的高貴,那么他們考學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寒窗苦讀不就是為了一朝登鼎天下知
而且侯方域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他當然知道如果說官紳一體納糧這樣的方式實行下去的話,他自己的利益也要受損。
更何況那些金陵的權貴,這也都是他反對的原因。
張岱實行這樣的政策本來就是侵犯他們的利益,他自己作為金陵權貴的代表,絕對要反對的。
“張大人,我也感覺你這個方法現在有些激進了,畢竟我們也剛來金陵這里,是不是緩一緩。
了解清楚金陵這邊的實際情況以后,再推薦其他的一些政策,或者是等到條件成熟了以后再去推行。
而且官紳一體納糧這樣的方案就不要再說了,官就是官民就是民。確實是不一樣的。
朝廷幾百年的制度到現在肯定不會這么容易更改,如果金陵這樣實行了,別的是不是也要這樣實行。
這樣官不官,民不民。到最后就會天下大亂。
我也認為這個政策不應該去實行。”魏藻德也反對的說道。
本來聽到有13的稅收可以拿給朝廷的時候,魏藻德心里其實也有些開心。
這樣一來的話他就能夠超額完成崇禎交給他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