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溫體仁聽到崇禎這么說之后,就知道自己阻攔不了他了,并且現在崇禎已經起了這個心思了,如果自己強硬頂起來的話,以后有什么差錯,那崇禎肯定怪到自己的身上。
或者是李宇他們憑借這些政策能夠壯大起來,二大明這邊卻是越來越弱,最后自己就會成為那個被推出去的替死鬼。
既然這樣自己為什么站出來呢。
等到崇禎碰壁之后,他才會意識到,他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憾綪箼
雖然說崇禎他們可以借鑒李宇成功的經驗,但是兩個人所處的位置并不一樣。
李宇草根出身,所以說他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的話,當然是把前面的這些絆腳石拿開了,而且他和這些人也沒有多少利益關系。
在出手對付他們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擔憂,而且他又有強大的實力,所以說他可以一往無前的推行下去。
但是崇禎這里可是不行的,他要靠這些人去給他干活呢,如果說到時候大家都反對他的話,那么崇禎那個位置可能就坐不了。
更何況他要依靠推行這些政策的人,還是要被針對的對象,那么結果也可想而知。
只是說現在崇禎已經陷入到了自己的幻想之中,認為它能夠合理運行,做出這樣的政策,到最后能夠獲得更多的錢,這樣的話他們也就不用再缺錢了。
“皇上,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先找一個地方試點。
我不建議在京城這里,畢竟京城這里的權貴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說我們在這推行下去的話,導致最終的結果是這些人都起來反對。即使是他們最后反抗不了把錢都交上來,那么他們肯定心中也有怨恨。
以后再做什么事情就陽奉陰違,這可能就導致我們被動了,不如先去別的地方試運行一下。
看看他們的抵抗情緒是什么樣的如果說能夠推行下去,那當然好了。
以后京城也能夠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實行。
當然了另一邊也能夠給我們積攢足夠的經驗,為以后推行這樣的政策搞好基礎。
同時觀看這些人的反應,如果說他們反抗實在是太大,最后如果執行不下去呢,也只能夠算了。”溫體仁對崇禎說道。
他也是只能簡單的附和,總不能夠讓他直接頂著崇禎的話而去拒絕吧,他顯然還做不到這一點。
畢竟現在崇禎還是比較多疑的。萬一自己哪句話刺激到他了,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崇禎聽了溫體仁的話之后也思考了一下,他的本意是直接像李宇似的大刀闊斧去推行這個商稅政策。
畢竟在他眼中,商人的地位還是最低下的。
而李宇既然能夠成功的話,他肯定也是在李宇之上的。
李宇在金陵這個地方成功了,那么他如果比李宇的規模還小的話呢。不是讓別人恥笑嘛。
不過現在聽到溫體仁這樣一分析的話,他感覺確實這件事情要慢慢的來。
主要是他現在針對的對象都是他們自己的這些既得利益者,想要讓他們自己給自己挖墻腳,那實在是太困難了。
所以說溫體仁說的這些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自己確實不能夠盲目的去這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