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直接給他們直接放行,同時和他們交流了一下,才知道豪格已經背叛了韃子,同時他勾結了李宇,對多爾袞進行了行刺。
但是功敗垂成,不過有一點是現在的多爾袞已經受傷,短期內應該好不了了。
而且我覺得這件事情韃子那邊絕對不會這么輕易的善罷甘休,豪格這一次可是對多爾袞的刺殺,如果他們不報復回來的話,估計他們心里也咽不下這口氣。
現在他們雙方的關系開始微妙起來,只是因為他們在我們大明損兵折將,沒有實力反擊而已。
另一個就是李宇的實力還是比較強的,這幾次都把韃子打的落花流水,那么接下來雙方估計會處于一段短暫的安靜時期,但是雙方的矛盾已經非常的深刻了,大戰是一觸即發。
我們是不是能在這件事情上做些手腳,等到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再站出來能夠獲取最大的利益。”吳三桂把自己獲得的情報告訴了眾人。
同時把事情和他們分析了一下。至于接下來怎么做,就不是吳三桂能夠決定了。
他現在只是一個聽話的臣子,如果以前的話,他的意見可能還非常的重要,甚至是能夠左右崇禎的決定。
但是現在自從和韃子交手,那一次他損兵折將之后,他的話語權已經下降了很多。
吳三桂也有著清醒的認識,這個時候他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的職位的話,那就老老實實的別再出頭。
因為他現在已經沒有背后的實力為他撐腰了,既然這樣的話再不低調下去,那就真的成了出頭鳥了。
到時候崇禎肯定第1個拿他開刀。
“吳愛卿,你做的非常的好,這次也算是立功了,我以為雙方沒有任何大戰的時候,沒有想到李宇那邊居然憋了這么一個大招。
如果讓他成功了的話,韃子內部肯定會亂起來,接下來他可能就不費吹灰之力的將韃子那邊摧毀掉。
看起來李宇也并不單單是實力強的,心機也是非常的重,那么對于這件事情你們有什么樣的看法呢?”崇禎對著大家說道。
畢竟他才是皇上,所以更多的還是聽取別人的意見,最終綜合起來哪個對他們有利的話,那他就會采納哪個意見。
這才是他最終的作用,崇禎他并不認為自己比面前的溫體仁和孫傳廷這些人聰明多少,他只是說是那個最后拍板的人罷了。
“皇上,我認為這件事情是好事情,無論韃子和李宇之間怎么鬧騰,那么對我們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畢竟只要是他們雙方不和就會起爭執,那么韃子和李宇之間可能就會再次出手。
雖然說李宇的實力碾壓韃子,但是如果李宇和韃子斗爭的話,總會損兵折將。
這樣對他們也是一種消耗,在此消彼長之下,我們的優勢就會擴大。”溫體仁對崇禎說道。
溫體仁也非常清楚崇禎的處境。雖然說有了李宇的出現,使得大明的外部環境好了很多。他們也不用擔心韃子時不時的來打秋風。